基于数字媒体时代下表情包文化

2022-05-21 06:29: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于数字媒体时代下表情包文化》,欢迎阅读!
基于,表情,数字,媒体,时代

基于数字媒体时代下表情包文化

作者:代亚欣 张艳华

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22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发展与普及,数字媒体的大环境正在迈向一个读图时代。网络表情经历了从简单字符到复杂图像的演变,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值得思考的文化现象。本文主要通过对表情包的发展历史以及科学技术、大众心理等的研究,探讨表情包的流行原因,并试图从中透视出些许当今网络文化趋势与特点。 关键词:数字媒体;表情包;文化

伴随着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表情包如今俨然已成为网络社交中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文化现象,折射出当代社会民众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诉求。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的一项调查显示,82.2%的受访者在上网聊天时会使用表情包,其中35.2%的受访者每次聊天都使用表情包。包括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和普及的现今,人们的交流离不开各种电子终端,而在以这些电子产品为媒介的交流中,表情包的运用成为一个普遍却又值得思考的现象。 一、表情包的由来与发展

1881年,于《Puck》杂志上出现的用印刷符号组成不同情绪的人脸,被视作Emoji的第一次亮相。

1982年,Scott Elliott Fahlman教授在电子留言板上首次使用的电子形式的表情符号::--

随着网络的发展,各大社交平台及网络论坛的出现和普及,系统自带的表情开始为人熟知和运用(IOS、腾讯QQ、新浪微博、天涯论坛、Facebook等系统表情)。

系统自带表情和论坛复杂表情的引进又催生了自定义表情(兔斯基、罗小黑系列等), 而自定义表情的熟练运用和不断补充又逐渐产生了以国外暴走漫画(rage comics)为代表的夸张表情形式和以其为基础的真人表情,从而最终传遍世界,形成了如今的表情包的概念和形式。从大众传媒时代到今天的数字媒体时代,网络表情包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单一到多元,从少数人创作到大众参与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 二、表情包流行原因的探寻 (一)叙事的生动补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7be95a0b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f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