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滨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2022-04-17 11:3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温州市滨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滨海,温州市,教科研,高级中学,工作总结

温州市滨海高级中学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围绕浙江新高考改革的深入化,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为主题,在“科研为先导”的旗帜下,进一步加强学习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紧紧围绕新的学科课程标准,透过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课题研究活动,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教科研工作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转变观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研究课标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探索实施与新课程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贯彻执行崇尚创新的工作精神及用心开展教研活动的要求,加强教学研究如教学管理。随着校本教研制度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我校对教研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然而,由于学校之前对教研功能定位的导向偏差,不少教师的教学仍然停留在完成备、教、辅、改、考等常规工作,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本习题集就是他们全部的教学 所谓的教研组活动也只是停留在热热闹闹开课、客客气气评课,却不能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

基于此,我们温州市滨海高级中学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实践积累、反复考证和研究反思,构建了以“参与、互动、实践、高效”为研究理念,理论价值较高、实践操作性强、教研成效显著的“主题式校本教研”模式。我们意在通过此项活动的扎实开展,使我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使课堂教学效能相应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从而全面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抓住我校归市教育局直属这一契机,认真组织各学科组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课程理论知识,做好教师业务学习的改革工作。本学期,我校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具体课题,如课堂教学策略、学科专题研究等,开展了第二届“聚焦课堂、主动发展”教学节活动,透过学习、培训、研究、交流等多种途径,努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善创新的教科研教师队伍。为了让老师更好地了解新高考以及学考、选考科目的动向,切实把握高考考查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我校组织了学校全体教师进行了教学业务能力水平测试,并将此作为我校对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定期考核活动。另外,还不定时召开学生座谈会,学生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对授课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老师授课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使其明确努力的方向。

2、课题研究与各类公开课整合。

为推进教学研究与新课程改革,本学期我校的小本研训方案设定为《依托主题式有效校


本教研》。学校开展了各类公开课活动:研究课、优质课、示范课、汇报课等。各学科组成员能将自我承担的公开课与各自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在公开课中落实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

教研组长及为教科室组长。在期初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时,明确了本教研组研究课题,根据本组成员所承担的研究课题状况,围绕学校的课题,落实研究方向。在公开课研讨、备课组活动等教研活动中,课题研究被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料进行,主要分析研究措施的落实,实施的效果、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资料。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指导、督促与检查。坚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新课改,各教研组及时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每位老师每学期上一堂公开课,同组老师公开评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升教学水平。本学期各教研组都根据教科研室计划制定了本组工作计划,做到有内容、有措施。各教研组每周一次教研,教研活动资料要围绕自我的专题进行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全体教师撰写反思、随笔,重视成果总结,提高科研品位。

坚持全体教师撰写教学后记和反思,学校每月由教研组长进行月查,期中和期末由教务处进行检查。透过写教学反思和后记,不仅仅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而且在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规范,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只有参与教育科研,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潜力。我们以课题为抓手,将骨干教师团结在一齐,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这样能够聚合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推出一批人。每位课题研究教师都要有成果意识。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把理论与自我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及时做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果总结,撰写必须数量且有较高质量的课题反思、论文,不断提高认识,逐步构成自我的理论认识结构。本学期,科研室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科研科研成果的征集。

认真开展优秀论文的选送活动。对于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科研室都将尽早通知每位教师,认真组织论文选送,加强对外推出的力度,争取论文发表和获奖率继续上升。

4、培养教育科研意识。

对教师而言,科研意识就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自觉性,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基于上述观点,我校注意在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方面下功夫。

1)转变观念,提高教师教科研意识。以前,学校大部分教师对教科研漠不关心,认为教科研是专家的专利,自我把书教好就行了。针对这种认识,校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强调教科研的好处,揭开教科研神秘的面纱,指出现代社会要求教师务必搞好教科研,搞好教科研是指导教师走进新课程,以及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并把教科研工作纳入教师量化管理,逼着教师改变过去的看法,增强教科研意识。

2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教科研意识。我们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仅仅仅停留在提高学历,训练教学基本功。而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对自我所从事的事业自觉地去追求探索和研究。为提高教师素质,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制定了培训计划,采取异地培训、校本培训、 上培训和自主学习等各种形式的培训。我校先后选派教师参加浙江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台州学院等高校举办的教师90学时系统培训;本学年度我校教师参与省级能力提升工程 络培训达80%。我校参与县(区)级培训面达100%;市级培训面达70%。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使我校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教学方式也得到重新建构。

三、存在的不足和工作措施

在越来越深入的课题研究中,我们自身的水平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尤其在我们的学校“小课题”研究中就能够看出,理论知识不完善、研究工作缺乏思考、课题题目的不规范等问题突涌而至,可见老师们的科研潜力还亟待提高。同时我们部分老师的研究热情还不足,我们的创新精神还不够,我们研究的外部环境还不尽人意。

在下学期我们将更多地阅读教育刊物,多写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的素质,以理论来指导、武装我们的实践,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真正使校园里有一股教学研究的氛围,老师们一齐拿起智慧的钥匙打开这座一贯认为神奇的大门,跨过教育科研这座被视为高不可攀的大门,走进教育教学研究的行列,成为一名研究者。“向科研要质量,以科研促发展”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概括了我们教育科研的方向与精髓,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礁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带给信息交流的场所,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稳步前进。

温州市滨海高级中学教科研室

2019628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a028c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