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誉满海外的顶尖华人科学家

2022-04-09 17:2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那些誉满海外的顶尖华人科学家》,欢迎阅读!
顶尖,科学家,那些,海外,华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那些誉满海外的顶尖华人科学

作者:沈天商

来源:《大科技·百科新说》2017年第10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虽然还没有培养出获得诺贝尔奖的顶尖科学家,但无数青年精英负笈留学,他们一部分学成归国,还有一部分已经成为海外学界的顶尖科学家,研究成果举世瞩目,国内对他们的情况却知之甚少。 从少年天才到与诺奖擦身

庄小威是个天才少年,15岁时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在她只有6岁时,她的第一堂物理课就开始了。她父亲是物理学教授,有次他指着桌上的一块物体问她,它既受到桌子的支撑作用,又受到重力作用,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力作用在这个物体上?她环顾了四周,回答说,也许是空气吧。这件事一直令她父亲印象深刻。

早期的这些经历培养了庄小威对物理学的热情。为了追随父母的脚步,她攻读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博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后研究期间,她师从曾获诺贝尔奖的朱棣文大师,并开始接触生物领域。之后来到哈佛大学,受聘为物理化学双科教授。如今,她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发明了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工具因而闻名于世,这些工具可以解答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的一些有趣问题。

不过在她早期的研究生涯,她认为生物学混乱的,不像物理学。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细胞中含有许多不同的分子,很难看清楚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来维持细胞存活的。但生物学的未知性最终打动了她。她先是和同事开发出用以研究蛋白质和RNA折叠过程的单分子荧光工具;而后又发明了随机光学重建显微法(STORM)。这种超分辨率成像技术使研究人员能看到20纳米的物体,相对于传统的光学显微镜有了很大的改进。

STORM把庄小威的研究团队带到了生物学的新领域。例如,与其他神经科学家合作,利STORM研究神经元之间连接的分子结构(突触)。突触是大脑中最基本的功能单位,与认知有关的化学信号会在其中进行传递。但在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下,这些连接部位呈现出来的是无法分辨的斑点。她认为:你需要了解这些微小结构中的分子组织和相互作用,才能了解它们的功能机制。STORM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方法。

201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3位对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但是很遗憾里面没有庄小威。但该领域的多位科学家认为,庄小威与获奖者一样在该领域作出了贡献,她却无缘获奖,实在是厚此薄彼。不过,她也才45岁,相信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这位天才学霸还会有更精彩的成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a5e87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