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及风险防范策略

2022-04-10 09:4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及风险防范策略》,欢迎阅读!
内控,防范,策略,风险,财务

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及风险防范策略

作者:孙洪波

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7年第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激烈,我国企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提高自身的优势、提升经营业绩,是每一个企业值得思考的问题。财务内控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关键抓手,对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企业为了能够确保财务安全,必须采取措施健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作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财务会计政策和方法,保证企业资金得到合理有序的利用,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积极的财务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措施,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因此,笔者结合财务工作实际,探讨了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和防范的策略。

一、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内涵及基本原则

(一)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内涵

企业财务内控就是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调节企业内部经营战略和财务活动,从而确保财务内控的有效实施。通常情况下,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主要由两个层面组成:一是财务内控管理的监督和风险防范;二是企业内控管理的策略制定和实施。通过构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责任和管理水平,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成效、克服财务管理风险。

(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合法性原则。企业在进行财务内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以国家的法律制度为准绳,在国家相关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制定与本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财务内控制度。

其次,适应性原则。所谓适应性原则,就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应该根据企业的变化及时发生变化,一定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企业财务运营的情况,及时改变或补充财务内控制度的内容。

最后,针对性原则。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一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企业财务会计中的薄弱环节设定内控制度,有效控制每个环节。

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机制不健全

根据现代企业组织运行管理理论,如果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缺乏财务内控管理,企业面临的风险几率就会大大提高。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形成和后期的运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规章制度不完善。目前,从我国的企业财务运营来看,一方面,很多企业缺乏相应的内控制度规范,对财务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的情况缺乏相应的规定;另一方面,有些财务工作者的专业技能、职业技能不高,整体的财务运行效率不高,造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混乱,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其次,监督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对财务内控管理的监督流于形式,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内控管理作用收效甚微。

(二)财务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首先,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企业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但就目前情况看,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相关能力没有达到实施财务内控管理的要求,造成了企业财务报表的失真。其次,有些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有待优化。有些工作人员对工作不负责任,不能够及时把企业会计凭证向相关岗位进行交接,造成了生产和销售收入跨期入账的情况。最后,缺乏精细化的工作理念。在具体的财务工作过程中,出现原始凭证不全、账目不符、不实的情况,给企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企业财务风险埋下了祸根。

(三)内控管理的策略方案不完备

首先,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组织部门设定不平衡。很多企业中的财务管理职位存在代管、兼任现象,企业领导负责人、行政负责人兼任财务管理领导,或者将财务管理工作交给个人亲属代管,造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管理混乱,组织机构结构不合理,财务部门对其他部门的财务控制能力弱,财务工作也得不到有效监督。其次,企业财务管理组织部门内部的职位、职务分配不平衡。很多重要职位被合并为一个,降低了财务内控管理的效果,也存在企业将多项财务工作集中交付一个岗位进行管理控制的问题,错误将财务内控管理认为是人员安排、物资分配上的浪费,造成财务内控管理策略方案的设计不科学,效用低下。

三、强化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的对策

(一)健全内控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

首先,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组织机构建设。一般情况下,从两个方面进行组织机构的建设,一方面,实现财务管理职能部门的统一,做到职责明确;另一方面,实现财务管理职能部门的相互联系和配合,共同构成一个合理严密、功能齐全的财务内部管理机制。其次,强化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企业应该对财务内控部门进行监督管理,明确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实体监督和程序监督,把监督管理落实到财务内控管理的每个事项和每个环节,确保企业财务工作的有序开展。最后,完善财务内控管理的考核激励机制。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激励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为了确保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防止出现财务风险,必须要制定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对各部门、各环节的考核,了解在财务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判断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成效是否明显。通过考核,对成绩突出(下转158页)(上接60页)的部门、员工进行物质或精神方面的激励,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考核落后的部门、员工应该进行相应的惩罚,必须做到奖惩统一,确保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企业应进一步明确管理岗位的风险,构建管理人员风险管理的培养体系,制定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控管理机制,培养优秀的、专业化的管理团队,营造良好的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氛围,提高企业内控管理的科学化,把企业风险降到最低。其次,强化财务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其一,强化对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企业应高度重视培训的重要性,以讲座、外出学习、走访等形式,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把财务人员的培训学习安排到日常工作中,形成一个常态化的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其二,要提高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准入门槛。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新业务越来越多,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企业提高招聘财务人员的门槛,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有效应对风险。最后,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对于财务工作人员而言,职业道德素养非常重要,企业应该运用各种手段帮助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抑制不良的工作作风。与此同时,企业还


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检查考核制度。严惩违反法纪的人员,吊销其已取得的资格证书,把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高低作为其考核的一项重要标准。

(三)强化企业对外部投资的管理

在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和风险控制中,外部投资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首先,管理企业的对外投资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第一,坚持安全原则,要确保资金、产品的安全性;第二,互利原则,要做到企业交易双方的互惠互利;第三,合法原则,在投资过程中一定要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做到合规、合法。其次,企业在决定投资之前,应充分考虑和谨慎选择。在投资之前,企业相关部门应该了解和掌握被投资方的财务、运营、信誉情况,把调查结果及时上报董事会,董事会深层次分析企业的行业前景、信用度、运营状况,然后再决定是否给予合作和投资,这样就能够把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从根本上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最后,企业要核查自身的投资情况,及时发现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防止风险扩大化。一旦出现了风险,应及时反馈,采取措施化解风险。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不仅关系企业的资金安全,也关系企业的兴衰成败。不管是企业管理层还是普通的职工,都应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内控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设,提高企业全员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财务内控监督的作用,最大限度调动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财务管理体系的有章可循,为企业风险控制提供必要的准备。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发展壮大,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活力。

(作者单位: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编辑:陈喜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a9c62292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