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双生,天地洞明——文言并重,相得益彰doc

2023-01-04 06:1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日月双生,天地洞明——文言并重,相得益彰doc》,欢迎阅读!
双生,地洞,相得益彰,文言,并重



日月双生,天地洞明

——文言并重,相得益彰



莒县第四中学 梁志云



(山东省教师培训课程专家 张西玖推荐语:

梁老师对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定位认识得很准。比例的把握,应掌握一个适当的度,但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又得有主有次,有取有舍。梁老师是个能作冷静思考的人。

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可以定为两个:其一,培养阅读能力,就是所谓的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其二,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思考、沟通、转化古代精神文化,借以丰富滋养自己的生命内涵。

认识上,文言并重。

言是文的基础,言不通则文不解,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是必要的,否则读不懂古文,受不到熏陶。但是,学言的目的为懂文,学读文言文,目的在于接受古代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文化素养。 授课中,重言轻文。

尽管品味古文作家独具匠心的艺术特色,感受其丰富的人文精神是我们开设文言文课程的目的,但是,时间有限,语文课堂教学只能重言轻文,把重要的字词句搞通搞熟,简要引导学生赏析一下艺术魅力与宝贵思想财富即可,剩下的事情是让学生品读感悟,自取所获就好。但是现在仍有部分文言课堂教学方法上千篇一律地串讲,斤斤计较于一字一词一句的咬文嚼字和译文得失,简直就是浪费学生的时间!抽丝剥笋的字词句式的解释,各种各样的语法现象的讲解归纳,充斥着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文质兼美的文言名篇就这样成了学生学习古汉语的语法知识的例子,教师越讲越枯燥,学生越听越乏味,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地贩卖自己烂熟于胸的知识,学生却是听者藐藐昏昏欲睡。如此教学,课堂培养提高能力已成语文老师无法实现的 梦想,更不用说让学生真正走进古人的心中,古典文化自然也走不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简直在误人子弟,我们必须理直气壮地叫停!课上以文本为例,教给梳理文言知识要点、分析课文的方法即可,让学生课后归纳整理,理解识记,背诵消化。知识是教不完的,课堂也要让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仅举例指导学法就足够了,千万不能包办代替,净干费力不讨好的傻事了。




要求上,重文轻言。

前面说过,学文言文的目的在于学文,汲取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为我所用,几个枯燥的文言知识只是为我们理解其博大的人文精神服务。既然言解决了,没有拦路虎了,我们的主要任务就只剩下背诵以获其精华了。日月双生,天地才能昼夜洞明。

前人说得言简意赅:口诵心惟。诵而思,就是学生打开文言之门的钥匙。诵读,可以感受,可以感染,可以模仿;思考,可以让思维变得清晰明确。诵读,是在没彻底掌握古文之前最好的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是最好的学习古文的方法,读过的东西,日久会积淀成为一种素质。香菱学诗开始入门即是如此,诵读不但是记忆的积累,也是精神的积淀。一切精神文化的养分都在诵读感悟之中,背过了,也就收获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d0a37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