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读《春风化雨》有感

2022-08-05 19:25:5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医者仁心—读《春风化雨》有感》,欢迎阅读!
仁心,医者,春风化雨,有感

医者仁心——读《春风化雨》有感

《说文解字》中指出:“仁,亲也,从人二。”仁是亲爱的意思,由人、二会意而成。仁义之道,关乎人的和谐,乃至社会的和谐。特别是医者这一行业,拥有一颗仁爱之心,能抚慰千万人的忧虑之感。

十月,单位组织了《春风化雨》的读书活动,在读书会上,感受到许多榜样的力量,特别是从大理的温馨故事中得到了鼓舞与启发。大理,一个面朝洱海,背靠苍山的人间仙境,孕育了大理人和睦、和美、和善的特征。涌现出无数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人。被授予“道德模范”“中国好人”“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集一身的李伯藩,是宾川县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中医,其八年来的免费义诊善举,温暖了无数病患的心。这位清瘦的老人一身简朴的装扮,一头花白的短发,一双炯炯有神且慈祥的眼睛,端坐在椅子上,认真号脉,亲切询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人的形象已深深烙印在与他接触人的心中。六七年前,我也曾踏进过那间小院,空间很狭窄,却很安静。李老时而凝神深思、时而亲切交谈,给人以温和之感。时至今年的五一节,我又来到他看病的地方,已不再是当年狭窄的小院,现在有专门义诊的地方,每天拿号排队看病,没有特例。

七十五载传承路,五十六年济世心,李老身上彰显着医者的风范。在他的眼中:病不分大小,人不分贵贱,有钱也好,没钱也罢,当官的也好,普通百姓也罢,生病时只是一名病患。正由于这份真挚的情感,这颗可贵的仁爱之心,让他给病患带来更多希望的曙光。当今社会,医患关系可以说是一种热门现象,部分地区由于医生职业道德的


偏误,导致一系列不好的影响,有人甚至把医院比作屠宰场,医生则是屠户,病人就是那嗷嗷待宰的羔羊。这一切不好的说法,都源于医生在病患中的定位。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话题——“医生只开4毛钱药把病看好”,患者家属直呼不可思议,为什么这样一个举动能引起数万名网友的热议?其中也是蕴含了患者及其家属对医者的一个期许。不要满足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一味开非常昂贵的处方药,而应从患者出发,出该出的钱,得到最适宜的治疗。李伯藩医生义诊的举动恰恰证明:医者,仁爱之至也。作为一名医生,应有一颗仁爱之心去对待你的病患,让处在痛苦深渊中的他感受到你的爱,受到救抚他的心。佛家常言:众生平等,套用在医患关系上,就是无论你的病人是腰缠万贯的大富豪,还是清贫如洗的小百姓,在作为医生的你眼中,他们只是病人,需要你用心呵护的病人,他们的康复才是你最大的回报。

列宁曾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伯藩医生无私奉献的义诊举动,就是非常好的榜样旗帜,在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金钱外衣的脱落,能看到仁爱之心的彰显,能看到人与人相处时本真状态的回归。对于年轻一代的我们而言,没有挨过饿,没有受过冻,更多是在一种温室般的环境下成长,缺少历练的机会,所以更应从老一辈人的生活中去探求经验,不要受糖衣炮弹的诱惑,要做一个充满仁爱之心的人,做一个问心无愧的老实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d1b122b9f3f90f77c61bc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