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行广场舞,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2022-06-10 00:52: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力推行广场舞,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欢迎阅读!
文化生活,推行,大力,群众,丰富

大力推行广场舞,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1.广场舞的形式特点。(1)集体性:广场舞的形式具有随意性,因此广场舞的参与者众多。在城镇、乡村地区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从我国的人口结构看,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比重不断增加,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已经很高,因此参与的人数较多。(2)自发性:广场舞的活动场所主要在广场、社区空地等空旷的地方,基本上都是群众自发组织。每个广场舞群体一般都有个领队,自发性地学习。虽然其参与人数众多,但是没有形成长效的规范引导体系,对于群众文化的建设,政府的参与引导程度不够,广场舞活动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存在很多的负面影响。(3)传播迅速性:广场舞是一种群众文化发展推进剂,我国经济水平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为广场舞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对文化生活的关注和追求又上了一个层次,广场舞是近几年兴起的国民文化运动,具有发展迅速的显著特点。

2.广场舞的艺术特点。(1)多样性:首先,广场舞主要分布在各地区、社区和部分心理医疗单位,舞蹈形式不受一般舞蹈表演形式的影响,在部分地区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原生态的物种,因此具有多样性的特点。(2)随意性:广场舞没有具体的规范,在不同的地区歌舞形式不尽相同,由广场舞艺术特点多样性的特点来看,只要有音乐,人们就可以跟着音乐的节拍跳动,不受时间、空间、主题的影响,是自由发挥的舞蹈,广场舞的传播形式,主要依靠模仿交流,在年轻广场舞群体中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络,进行学习模仿。(3)自娱性:广场舞的适应性较强,规范性和统一性逐渐由网络引领,不要求动作的统一性,也不追求差异美,适合每个到场的群众,随时可以参与和离场,其艺术自由性的特征也保证了其成为传播最快的国民运动。

二、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广场舞运动能够培养群众的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思维。广场舞属于舞蹈艺术,融合了音艺术,能够让广大广场舞运动者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自身的心灵和情感,使人们在舞蹈艺术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艺术本身服务于情感,舞蹈艺术是舞者情感的寄托,广场舞虽然是非常接地气舞蹈形式,但是其自由性、低基础性的入门特性,保障了群众的参与基础,能够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人们在闲谈中就加入了广场舞知识话题,能够提升对话的品质,提高艺术思维能力。

2.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公民幸福度。当前,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地加快,生活水平和生活节奏不断地加快,广场舞作为一种群众文化,不乏有一些年轻群体加入。现在人们普遍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国民身体素质整体水平较低,在一些地区,广场舞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充实了群众文化,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广场舞不仅是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更从根本上扩展了文娱活动的群众基础,对我国公民幸福度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作用。公民幸福度的提升,一是降低生活压力,二是充实生活内容。广场舞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的元素,不需要专业的舞蹈基础,更新速度快,加入了大量的现代化元素,动感活跃,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具有广泛性与大众化的特点,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改善广场舞参与群体的身体状态,保持身体健康。广场舞兼顾文艺活动与艺术活动,因此对改善参与群体身体状态,保持身体健康具有显著的效果,以下从广场舞对人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健心、健脑、健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健心,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当人们在惬意的环境中,能够消除紧张、烦恼,缓解压力。广场舞在心理医疗单位也有一定的运用,通过带心理疾病患者,学跳广场舞使他们身心放松,协调他们的肢体运动,从而达到很好的心理康复效果。广场舞同时也应用在中老年人的群体中,很多老年人出现失眠症状,不仅仅是身体技能的问题,更多的是心理问题,广场舞使参与者将集中力放在音乐的节拍上,能够消除疲劳、陶冶情操,感受到运动给自身带来的乐趣。外加上广场舞是一种集体运动,参与者具有多样性,因此老年人能够获得更多的交流,能够更好地抒发自身情绪,从而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其次,广场舞参与群体中不乏有儿童和青少年,他们具有学习、模仿的天性,


在快乐的环境中,同样有利于提升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2)健脑,广场舞练习中需要记忆相应的动作舞步,同时加强了自身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通过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保持思维的活跃性。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中老年群体,对脑力的锻炼效果显著,中老年作为广场舞的主要群体,通过广场舞练习可以强化记忆能力,能够有效地避免记忆力下降和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保持大脑神经的活跃性。(3)健身,生命在于运动,健康的身体离不开体育运动,广场舞是艺术与体育运动的结合,在艺术熏陶中享受体育运动,对形态、姿态、健康都有一定的要求,能提高参与者的身体机能,尤其对中老年群体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更能增强骨骼的骨密度,防止老年骨质疏松,提高身体各部分的能力。运动能够降血脂,增强心肺能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很多老年人会有老年病,通过适量的运动,调节身体内环境的身体代谢,加强心肺能力。对于儿童、青少年群体,可以引导他们热爱运动,主动运动,形成良好的健康锻炼的意识,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三、结语

广场舞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特征,决定了其传播能力,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对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能够培养群众的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思维、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公民幸福度、改善老年群体的身体状态,保持身体健康、实现我国文化事业的普及化、基层化,实现群众文化和谐构建四个层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df6061d3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