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胡人?

2023-04-21 17:0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什么是胡人?》,欢迎阅读!
胡人,什么

什么是胡人?

"胡人"的说法出现很早,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战国策》),既有胡服,那么穿胡服的定是胡人了。西汉政治家贾谊在《过秦论》中,也有"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句子。这里的胡人,指的是匈奴人,或者说主要是指匈奴人,也包括那些敢和汉室作对的其他少数民族,比如东胡,它因居于匈奴人之东而得名,也有专家认为东胡其实是"通古斯"的转音。东胡后来演变为鲜卑,契丹,蒙古等民族。

胡人成气候,是在十六国时期。彼时,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入侵中原,纷纷建立政权。所以,这一时期习惯上又被称作"五胡十六国"。其中,匈奴,鲜卑,羯是游牧民族,而氐,羌则并非游牧。这一时期,也是胡汉矛盾冲突最激烈、最尖锐的时期。所谓"邪正不并存,譬如胡与秦"(《晋书》),将汉胡的关系比作正邪两面,不管我们感情上接受与否,客观的说,这种思想一直是这个时期的主导思想。毕竟民族间从排斥到融合,是一个很艰难也很漫长的过程。 一说到胡人,好多人会认为这是对少数民族的蔑称。胡人相对于汉人,先进程度较低,风俗也不尽相同,又总是武力骚扰边境。对这些人,汉族政权也好,百姓也罢,自然没什么好感,也就说不出什么好话了。江统在《徙戎论》中说,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晋书》),已经把他们当做敌我矛盾来看待了。所以后世再提到胡人,不管语气还是情感,在感觉上总有那么一点蔑视、轻侮的意思。 其实,胡,并非对游牧民族的蔑称。它只是对游牧民族一种称谓。后来则变成对居住在中国北方和西方的外族或外国人的一种泛称。"《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江统《徙戎论》)。诸夏即是中原,胡人的概念也是基于中原的视角提出的,其中并没有掺杂感情色彩。西汉时,匈奴单于狐鹿姑曾经给汉室皇帝致书,说"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汉书》)。也就是说,""在匈奴人眼里是天之骄子的意思,和汉人的天子意思差不多。

十六国时期,前秦淝水落败后,诸族纷纷起事,苻坚一直宠信的羌人首领姚苌也举兵反秦,最后俘获苻坚。姚苌向苻坚索要传国玉玺,苻坚一脸的瞧不起,怒斥姚苌,说"小羌敢逼天子,五胡次序,无汝羌名"(《资治通鉴》)。这也是"五胡"一说最早见于史端的记载。苻坚是氐人,他自己称自己为"",当然不会有什么贬义了。(/路卫兵) 当然,氐人和羌人并非游牧民族,这也是胡人一词从仅指代北方游牧民族到扩大为对一般外族人泛称的的一种具体表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3067a9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0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