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候蛩凄断翻译、解析

2022-08-01 19:1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清平乐.候蛩凄断翻译、解析》,欢迎阅读!
清平乐,解析,翻译

清平乐候蛩凄断

宋代:张炎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译文

蟋蟀哀鸣欲断魂,秋风萧瑟秋江岸,人与秋虫共鸣。冷月落沙洲,澄江如彩绢,千里芦花望断,不见归雁行踪。

默默愁煞庾信,可怜夜夜脉脉含离情。只有那一叶梧桐悠悠下,不知寄托了多少秋凉悲声! 注释

清平乐: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清平乐令》、《忆萝花》、《醉东风》等。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又一体,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蛩(qióng):蟋蟀。 练:素白未染之熟绢。

芦花: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愁损:愁杀。

兰成:北周庾信的小字。 关情:动心,牵动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词见于《山中白云词》卷四。原是张炎赠给他的学生陆行直(又称陆辅之)的。其时,张炎年五十三岁。

赏析

据《珊瑚网》卷八记载:陆行直《清平乐·重题碧梧苍石图》序中有候虫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流水漫,惊见芦花来雁。可怜瘦损兰成,多情因为卿卿。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一词。词中所言卿卿为当时陆之歌伎,才色皆称。此词定稿后关键字句有较大改动。大概是在作者收入词集时,有意为之。原词无非是写一点花情柳思,表达出一种风流艳情,而定稿则将艳情转向愁情”——为国破为家亡而发的感慨致深的悲愁。 上片候蛩四句写出秋意:候蛩(即蟋蟀)的哀鸣,西风的衰飒,秋月的清冷,秋江的澄净,无雁的芦花,一幅萧杀的秋晓图。以中,人们不难触发出一股悲愤忧愁的共鸣来。


作者选景立意颇深:写秋寒,不言西风呼啸,而言候蛩凄断;写秋感,不半个愁字,而言芦花盼雁。既含蓄又有美感,表现作者深厚的功力。

下片暗教四句,道出无限秋愁兰成,南朝梁时诗人廋信的小字,后其被北方政权所俘。梧叶,梧桐之叶,其最易引发秋感。白居易《长恨歌》中有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把秋雨梧桐作为人世中最易引起愁情悲感的事来写。而晚唐词人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更为梧叶增添丰厚的感情积淀。而作者言梧叶而写一枝,正是更加形象地表现出孤苦潦落,刻划人物情景入木三分。下片短短几句,却把上片所写之景统统升华、提炼成了情语,借廋信之事道出人间道不尽的悲欢离合,借梧叶之孤义表达人世的苍沧。而最后一句梧叶秋声极具概括性和艺术性,又成为盖世佳句。

此词在艺术上是成功的,从选景的巧妙,从言情的深远,都极具特色。其笔调精练,含蓄;其风韵幽雅独特;其意境清空淡远;其情感真切感人。正是由于这样的造诣,张炎的可以与宋玉的《九辩》、欧阳修的《秋声赋》并列。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33838c474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