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唐介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2023-01-24 10:0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宋史·唐介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欢迎阅读!
宋史,译文,答案,训练,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唐介字子方,江陵人。父拱,卒漳州,州人知其贫,合钱以赙,介年尚幼,谢不取。擢第,调平江令。民李氏费而吝,吏有求不厌,诬为杀人祭鬼。岳守捕其家,无少长楚掠,不肯承。更属介讯之,无他验。中怒白于朝,遣御史方偕徙狱别鞫之,其究与介同。守以下得罪,偕受赏,介未尝自言。知莫州任丘县,当辽使往来道,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介坐驿门,令曰:“非法所应给,一切勿与。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皆帖伏以去。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中人杨怀敏主之,欲割邑西十一村地猪涨潦,介筑堤阑之,民以为利。

通判德州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既而果不能行转殿中侍御史。启圣院造龙凤车,内出珠玉为之饰。介言:“此太宗神御所在,不可喧渎:后宫奇靡之器,不宜过制。”诏亟毁去。张尧佐骤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介与包拯、吴奎等力争之,又请中丞王举正留百官班庭论,夺其二使。无..何,复除宣微使、知河阳。介谓同列曰:“是欲与宣徽。而假河阳为名耳,不可但已也。”而同列依违,介独抗言之。仁宗谓曰:“除拟本出中书。 ”介遂劾宰相文彦博守蜀日造间金奇锦,缘阉侍通宫掖,以得执政;今显用尧佐,益自固结,请罢之而相富弼。又言谏官吴奎表里观望,语甚切直。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避,何辞于谪?”帝急召执政示之曰:“介论事是其职。至谓彦博由妃嫔致宰相,此何言也?进用家司,岂应得预?”时彦博在前,介责之曰:“彦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隐。”彦博拜谢不已,帝怒益甚。梁适叱介使下殿,修起居注蔡襄趋进救之。贬春州别驾,王举正言以为太重,帝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而罢彦博相,吴奎亦出。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节选自《宋史·唐介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言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A.通判德州/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峄怒/驰檄按诘/介不为动/既而果不能行/

B.通判德州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既而果不能行/

C.通判德州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介留牒不下/且移移安抚司责数之/峄怒/ 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既而果不能行/

D. 通判德州/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峄怒 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既而果不能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A. 赙,本义是拿钱财助人办理丧事:赙赠是古代丧礼之一,是指亲朋好友至丧家致 奠时赠送货财之礼。

B. 包拯,宋仁宗天圣年间进士,为官刚正,断讼明敏,廉洁奉公,被誉为“包青天”是中国古代清官的典型。

C.鼎镬,本是古代一种用于祭祀的器具;文中是指古代酷刑刑具,即用鼎镬把人煮死,引申为残酷的刑罚。

D. 御史,原为史官与负责文书的官职, 后改为监察官,负责纠察官员过失等,其首领为“御史大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 唐介为官清正,秉公执法。他担任平江县令,审讯当地李氏被诬杀人案,实事求是,不滥加罪名;担任任丘县令,依法维护驿吏安全,不委曲求全。


B.唐介仁爱百姓,一心为民。他为了不让池塘边农田被洪水侵害而筑堤阻隔,百姓因此获利;为阻止崔峄取出库绢分配给百姓以提高绢价而扣压公文。

C.唐介直言进谏,敢于斗争。他进言朝廷禁止后宫奢靡,与其他大臣坚决反对张尧佐除授四使,弹劾为自己谋取加官晋爵而巴结后宫的宰相文彦博。

D. 唐介不畏强权,深得敬重。他弹劾权臣而遭贬,皇帝经人提醒,将他改置英州,并派人护送,因此而名扬天下,梅尧臣等人为此赋诗赞美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1)民李氏赀而吝,吏有求不厌,诬为杀人祭鬼。 (2)今显用尧佐,益自固结,请罢之而相富弼。 参考答案: 10.A 11.C“鼎镬”,不是祭祀用具,本指炊具,“鼎”“镬“不同:鼎,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镬,形似大鼎而无足。

12.D(该项分析不正确,存在因果关系颠倒的逻辑错误。依据原文“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名扬天下,是在“梅瓷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之后。

13.1)百姓李氏有财却很吝啬,官吏有所求却得不到满足,就诬陷(他)杀人祭鬼。 “贵”“厌“、“诬“后介宾省略各1分,句意2分。 2)现在重用尧佐,更加稳国自己的地位,(臣)请求罢免他而任用富弼为宰相。“显用“、“益“、“相“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唐介,字子方,江陵人。父唐拱死于漳州时,众人知道唐家贫穷,想凑钱为他送葬,唐介虽然年龄幼小,却婉言谢绝了众人的好意。后担任平江县令。李财主富有而吝啬,官吏们对他巧取豪夺没有得到满足,诬告他杀人祭鬼。岳州太守逮捕他家老小,不分皂白地加以拷打,都不承认。又派唐介去刑讯,没有什么证据。太守大怒,向朝廷报告,朝廷派御史方偕下来,换一个监狱分别审问李家老小,结果与唐介所审相同。太守以下全部受罚,方偕受赏,唐介也没有主动请功。

唐介又调任莫州任丘县知县。任丘处于辽使往返的道路上,驿站官吏常被使者敲诈勒索,苦不堪言。唐介坐在驿站门口,传令说:“法令没有规定供应的一概不得供应,胆敢毁坏我处的一草一木,就坚决关押。使者都服服帖帖地离开了。边境水塘年年发大水,淹没良田,中人杨怀敏主持治理,用城西四十一村蓄洪,唐介主持筑堤,老百姓受了益。又改任德州通判,转运使崔峄拿库存绢帛高价配售给老百姓,唐介扣住这道命令不下达,并向安抚司揭发此事。崔峄大为不满,数次派人追逼唐介快快下文。唐介总是拖延,最后终于没有执行这道命令。

后来调到京城任监察御史里行,又改任殿中侍御史。启圣院新造“龙凤车”装饰珠玉,唐介批评说:“这里是太宗的牌位所在,不可喧闹亵渎;后宫稀奇侈靡的玩具,也不能超出制度的规定。”皇上立即下令毁了龙凤车。张尧佐一步登天的诏命草拟升任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唐介与包拯、吴奎等极力反对,又请中丞王举正同百官一起讨论,结果剥夺了张尧佐两个官职。不久,张尧佐又被任用为宣徽使、河阳知府,唐介对百官说“:皇上是想封他宣徽使,而以河阳知府为名,我们不能就此罢休啊。”然而百官都明哲保身,只唐介坚决出面反对。仁宗说“:任职令是中书省下的。”唐介于是弹劾宰相文彦博在蜀之日曾私自织造错金的奇妙锦缎,勾结宦官,在皇宫寻找内应,才谋得相位;现在又重用张尧佐,显然是想勾结得更紧。建议皇帝撤掉文彦博,任用富弼为相。又批评谏官吴奎脚踩两只船,措词严厉。

仁宗大怒,拒绝看他的奏章,声称要把他调到偏远的地方去。唐介慢慢读完皇帝的意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367dafe67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