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帽计》教学随笔_作文1900字_随笔作文_

2023-04-15 17:3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草帽计》教学随笔_作文1900字_随笔作文_》,欢迎阅读!
作文,随笔,草帽,教学,1900

《草帽计》教学随笔

《草帽计》刻画出一位临危不乱、有勇有谋的将领形象。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草帽计》教学随笔,希望你喜欢。

《草帽计》教学随笔篇一

课文讲的是红军长征途中,贺龙带领战士用丢掉草帽的办法引诱敌人上当,刻画出一位临危不乱、有勇有谋的将领形象。

教学一开始,我不是让学生被动学习,而是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鼓励学生把心中的疑问大胆地提出来,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交流,从而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我军情况之后,引导学生揣摩贺龙当时的思考,我采用这样的句式“贺龙看到 ,心里 ”的句式说一说。最后再引导学生说说“红军听到白军相残杀的消息后,对贺龙会说些什么呢?”这些地方的点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草帽计》教学随笔篇二 一、教材分析:

《草帽计》是北师大版第八册“智谋”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本文讲述的是在长征途中,贺龙同志在上有敌机的轰炸,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带领战士用丢掉草帽的办法引诱敌人上当,不仅躲过对方的追击,还让误戴草帽的敌人自相残杀,最后取得战斗胜利的故事,刻画了一位临危不乱、有勇有谋的将领形象。这篇课文脉络清楚,对事情过程描写得生动形象。全文运用了很多,增强了语言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

二、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重视给予学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同时在设计上,重视朗读和默读的训练,提高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师生交流互动、生生互动,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

《草帽计》教学随笔篇三 贾琳

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特有任,这种能力要通过课堂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才能形成。

课程标准指出:“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为此,课堂练笔就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如何巧妙地安排阅读教学中的课堂练笔,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关键在于练笔时机的把握,将表情达意的练笔,用讲读课去激发其写作兴趣,创造一种浓烈的课堂练笔气氛。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发现面对“动脑、动情、见才、见智”的练习,学生们常常显露出浓烈的动笔欲,智慧的火花一旦点燃,便会闪烁出夺目的光华。

在教学《草帽计》一文时,当学生学到文章最后时,都已知道贺龙同志用“草帽计”使白军自相残杀,同时已被贺龙那种神机妙算、克敌制胜的指挥才能所感动,对贺龙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此时,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为此,我安排了这么一次练笔:红军战士听到白军自相残杀的消息后,肯定有许多话想对贺龙说,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以“战士们不约而同地奔向贺龙,把他围得水泄不通,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学生情感的投入,自然有许多话可写,他们立即埋头动笔,多少话语在他们心头闪现,多少情感在他们笔下流露。当场朗读评议时,效果令人满意,他们写出了对贺龙的感激与敬佩。

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战士们不约而同地奔向贺龙,把他围得水泄不通,有的握住贺龙的手惭愧地说:“开始您命令我们把草帽扔在路边,觉得您很傻,天气这么炎热,谁不想用草帽遮阳,不知您要搞什么名堂,原来您就因掌握了天气情况,让晒得人困马乏的白军上当,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373dd613a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