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批评完整版重点

2022-04-09 03:21: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影视批评完整版重点》,欢迎阅读!
整版,批评,重点,影视

影视批评资料整理

11896424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关于低昂应评论的文章 2爱森斯坦为首的苏联蒙太奇学派和以巴赞本体论为代表的经典电影批评是西方电影

学理论的重要阶段。

3)中国电影史上第一种批评传统是伦理批评模式(上世纪20年代 4)被称作美国影评第一人的是宝林·凯尔

5)影视批评的文本类型三种:随感型、解读型、研究型

6麦茨的《想象的能指》是第二电影符号学诞生的标志,也是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代表



71973年美国学者劳拉莫尔的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是女性主义电影研究的经典文



81990中国第一部低成本独立电影是由张元创作的《妈妈》 9《四百下》电影史上最经典长镜头,导演[]弗朗西斯.特吕弗 (10)米洛斯·福尔曼1973年执导的政治寓言片《飞越疯人院》 11、美国导演乔治卢卡斯被称作“电影魔术师”代表作《星球大战》

12)斯提芬斯提尔伯格导演的《大白鲨》开创了暑期档电影,成为第一部突破1亿美元票

房的美国电影

13)美国的马丁丶斯科西斯被称为电影社会学

14)影视批评有哪些基本功能:①意义阐释功能②创作引导功能③审美提升功能④鉴赏总

结功能

15)法国心理学拉康把电影符号学与精神分析学联系起来起来,对影视分析学产生了巨

大影响

16)电影的精神分析学理论研究主要涉及电影的哪几个方面:①研究影片中人物的无疑是

活动和性心理②研究无疑是在电影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作用③研究电影媒介的文化功能 17、美国导演希区柯克的《精神病人》成为心里惊悚片的鼻祖

18)先锋派电影中最有名的是布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的狗》关注人物的无意识和潜意识 19)瑞典伯格曼的电影《野草莓》描述梦境 20)前苏联导演安德列·塔科夫斯基的《伊万的童年》二战期间经典战争片 21《钢琴课》(导演简·坎皮恩)被称为女性必看的一部电影,关于电影与性。 221971 第一代女性主义纪录片的诞生《成长中的女性》《三生》《女性的电影》 23《人鬼情》是当代当之无愧的女性电影、现在女性的生存和文化困境 24)中国电影的第一次大众文化浪潮兴起上世纪20年代 25)大众文化特性:通俗性,再生性。

26)霍尔的三种解码模式:主导霸权立场、协商的立场、对抗的立场



大众文化

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是与当代工业都市紧密相关,以普通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批量生产的文化制品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二战后一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这一运动的本质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它的出现将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这一运动有两个部分,一是作者电影,即“新浪潮”;另一是作家电影,即“左岸派” 新浪潮”追求的是向生活靠拢,向真实深入;而“左岸派”电影感兴趣的则是人的精神活动,人的思想,人的内心。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在头脑中创造的生活远远比生活本身要丰富。他们向内心生活靠拢,向着一种新的真实深入。

代表人物以及作品:有克罗德•夏布洛尔的《表兄弟》和《漂亮的塞尔日》是新浪潮的最早作品,紧接着有特吕弗的《四百下》 ,阿兰•雷乃的《广岛之恋》 ,后来,1960年及以后,又出了让-吕克•戈达尔的《筋疲力竭》 ,艾里克•罗梅尔的《狮子座》 ,最后有雅克•里维特的《巴黎属于我们》 摄影机自来水笔理论

一种倡导“运用摄影机写作”的理论。由法国电影理论家、导演阿斯特吕克1948年在《法国银幕》上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他认为电影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独特 语言、可以自由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正像


作家用笔写作一样,电影制作者(导演)可以用摄影机来进行创作。这一观点表明,40年代末,西方导演已经有了自 主进行创作以表达个人意念的理性要求。这一理论也为50年代《电影手册》杂志提出作者论奠定了基础。 作者论

西方从文艺评论移植过来的一种电影批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一个导演如果在其一系列的影片中表现出题材和风格上的一贯特征,就可以算其为自己的作 者。1954年,法国特吕弗在《电影手册》杂志上首倡作者论,提出影片作者应该是导演而非编剧。电影中的作者论强调,“作者电影”应该有内在的含义,这 后天形成的而非先天存在的。真正的作者应该是对影片制作进行全面控制的人,编导合一。其实质是强调作为电影主要创作者和最终定稿人的导演的作者地位,其依 据就是控制能力。作者论的重要贡献是,除了将戈达尔、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等欧洲导演视为作者外,还将好莱坞的希区柯克、霍华德.霍克斯等视为作者。作者论 对个性的强调迎合了5060年代某些西方导演个人化的创作需要,成为法国“新浪潮”和西方现代派电影兴起的理论依据。与其对应的是类型电影论。 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

运用精神分析学原理解释电影现象的现代西方电影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精神分析学在电影研究领域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有 20年代中期的法国先锋派电影中少有涉及,比如杜拉克、布努艾尔的影片等。1977年,法国电影理论家麦茨发表的《想象的能指》一书以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 神分析学原理和模式为依据,结合电影符号学,全面解释了电影机制主体观看过程和主体创作过程的心理学是第二符号学诞生的标志,也是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 代表作。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核心是研究无意识在电影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作用,重要概念如“自我认同”、“自恋情结”等。70年代以来,将意识形态理论与 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的意识形态学电影理论、将女权主义、符号学和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的女权主义电影理论都是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新形态。

后殖民主义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后诞生的一种探讨帝国主义与殖民化状况,并以权力、历史、文化、宣传媒介对殖民地主题的作用、身份、民族、颠覆、压抑与反叛等为主要课题的理论思潮。后殖民主义不再是以武力为主的侵略,而是以经济文化为主的意识渗透。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是从文化角度对当今世界出现后殖民社会状态进行的一只哦那该反思和批判。1978年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标志着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确立。

“文化工业”

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他们指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电影和广⋯⋯它们称自己为工业”。这种工业不仅是“工艺学的”,而且更主要的是,它时刻利用自身媒体的技术优势及其商业背景进行“公开的欺骗”,从而使大众获得一种“摆脱思想的解放”。 媒介帝国主义

特指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确实在有意无意地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系统。也就是说,在信息传播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由此造成了发展中国家消极、被动的后果。发达国家的媒介系统制造和传播了大量的信息,而对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却较少传播,即使报道也多为负面信息。在信息单向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时,发达国家 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输出了西方的价值观念,对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形成了极大的威胁。发达国家还凭借其经济优势,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发展中 家的媒介系统。 法兰克福学派:

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M.霍克海默、T.W.阿多诺、H.马尔库塞、J.贝马斯等人的著作中。法 兰克福学派的传播思想集中在对媒介控制的认识上。他们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大众媒介已成为意识形态,成为维护国家统治的合法性的基础;通过传播上的操 纵和欺骗,大众媒介不仅极为有效地清除了社会文化的否定性,甚至系统地清除了孕育批判性和否定性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最终造就单向度的人和社会。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 英国大众文化研究学派:

批判学派中的一个流派,以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中心的霍尔为代表。“文化研究”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大众媒介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统治得工具,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研究”的学者用“编码”和“释码”的概念分析大众传播过程,认为媒介的新闻或信息的筛选、加工、制作、报道属于“编码”活动,这种活动在总体上体现了社会文化或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受众的“释码”可分为三种一般形态:一是“同向释码”,即按照大众媒介所赋予的意义来理解信息;二是“逆向释码”,即对大众传媒赋予的意义作出的相反的理解;三是“妥协式释码”,即部分接受没接赋予的意义,部分基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来理解信息。“文化研究”学者认为“编码”和“释码”过程反映了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与居从属地位的各种亚文化之间的矛盾,对立和冲突,其主要研究方法是文本内容分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3aa378f84868762caaed5d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