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2022-09-16 11:01: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课题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欢迎阅读!
课题研究,目标,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1分析目前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建构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分工方法。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开展奠定根底。

研究内容

〔一〕目前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

合作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于外表,不利于学生的开展。

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学生去合作,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漫无目的。 另一种情况是对大家都能直接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内容缺乏挑战性。

3、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不敢放手让学生合作,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合作学习还是在教师统一的“安排〞下进行的,学生的合作缺乏自主性,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外表上的假象,教师主宰了一切。

4、无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第三种情况是,一局部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局部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5、合作学习无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与其自身内在因素有很大的联系。学生自己的不同的个人因素,原有知识水平不同的层次,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表达能力的不同层次等等,都决定了学生在合作中不同的表现。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学生会在合作学习中迷失自我。

〔二〕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1、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时机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学习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可以有方案、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课内外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2、训练合作技能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

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根底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到达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应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到达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

.


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根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根底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开展。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表达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三〕选择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根底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时机。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开展。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3cdadda66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