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国外美术教育反思中国美术教育教学设计

2022-05-24 21:12: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纵观国外美术教育反思中国美术教育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美术教育,纵观,教学设计,中国,反思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纵观国外美术教育教学设计

反思中国美术教育

Looking at foreign art education and Rethinking the teaching design of Chinese Art Education

1 5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纵观国外美术教育设计

反思中国美术教育教学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教学反思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本教案根据美术教学反思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

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由于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保守思想的束缚,美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被视为“副课”。在期末考试来临时,甚至连最后的“阵地”也丢失了,被语、数等考试性科目“占领”。这是中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的兴起,使美术教育有了抬头的一日,但是人们衡量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老师的好坏仍是单纯的学习成绩。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打开国门,走到国外去

看外国的教育观念、模式、方法。从中得到启示,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启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远远还不够。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外国的美术教育,反思一下我们的传统教育,找找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美国的“DBAE”多元化艺术教育

21世纪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我们的教育也随着发生变

90年代初,美国推出了“DBAE”全面综合性美术教育。它对美术的 内容有更深入的研究,认为美术教育内容包括美术创作、

2 5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美学、美术评论和美术史,提出了美术要向多元化发展。美国很早就提出了创造性,要求思维的创新,因此他们会获得科学上的一项又一项的突破。

反思一下我们中国的传统教育。我们的美术教育长期以

来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注重知识、技能的积累与机械化训练,使学生成了艺术的“奴隶”。从中感受不到美,只是教师在唯心地说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而已,使原本就赋有艺术灵性的孩子们在机械化的技能训练中渐渐扼杀了天性,约束了他们想象的空间。导致学生越学越没有兴趣,小学生没有幼儿园的孩子们感兴趣,初中生没有小学生感兴趣,高中生没有初中生感兴趣,形成了恶性循环。从美国的“DBAE”中我们知道了美术教育不单 简单的绘画、手工制作,而是与广义的美术教育内涵相联系的,虽然小学美术与成人美术有很多不同,但是我们的孩子是很有潜力的,不要小看少儿美术的挖掘潜力,它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二、欧洲的普及化艺术教育

在欧洲艺术教育,不单是学校老师的事,它不再是副科,

而是全民都在进行,课余时间课外都在进行的。校内校外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氛围。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在他们的美术课堂上,只要在统一的大纲的指导下,教师可以根据学校、老师、学生的特点自己设计教学内容。而学生呢,可以在教师里随意走动,整个课堂是那样和谐自由。他们重视的不是个别能为学校夺

3 5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得绘画大赛名次的几个学生,而是全体学生,并不注重他们绘画的结果,而是注重他们在这次绘画创作的过程中自己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注重的是整个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和体会到的艺术美,真正从心理上释放他们全部的想象和情感。

课堂美术教学只是美术教育的一个方面,更多的是课外

兴趣活动,或有老师家长带领,或三三两两自发性的进行一些美术活动。比如:一些广场上一到假日就会挤满了艺术爱好者,他们自觉地在这里寻找美、体验美、创造美、感受美这美的过程。将这里的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自然地融为一体,散发着浓郁艺术气息。再如:在欧洲的梵蒂冈、卢浮宫、佛罗伦萨等美术馆里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参观者、摄影者、绘画学习者,参观的人员从幼儿到老年均有,他们可随意拍摄下喜欢的作品,回家细细体味,也可以在展览馆的绘画室里把看过的感受直接画西啊来,在这里到处可见人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而在我们中国,由于经济、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人们

对美术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各种各样的艺术展览馆、美术馆较少,就算有里面的规定很多,大多数不许拍摄等规定,使人们的兴趣更少了,来参观的人只是少数的处于艺术阶层的所谓圈里人罢了,而不是 全民化的一种普及化的艺术教育。缺乏浓厚的艺术学习氛围,特别是条件较差的农村小学。中国的人口多也是一个问题,传统的教育模式把美术与其他学科分割开来,使其孤立。配备的老师大多是兼教语文数学,大多把精力花在 语数的教学上,对

4 5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美术教育花的时间较少,无心研究美术教育

三、日本的个性化艺术教育

日本飞速发展的经济与它先进的教育相关,日本提倡个

性化艺术教育,认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小学个性化教育以儿童个性的差异为基础,发展 各俱独特性的个性,从小培养。教师在课堂注重不同学生不同对待,这样同样的一堂课,每个学生虽然都上同一个内容,但是各自的感触、体验不同,那创造的作品就会显现他自己独特的个性,时间一长老师看到画就能想到谁。其实这种教育是否源自我国古代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为什么我们中国教育界没有很好地把它贯彻到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去呢?

反思我们的艺术教育,不是我们不努力,这其中有许多

局限性,比如班级人数众多,在我教的班级中 最少的一个班人数也要达到56,我想 这在国外至少是发达国家少见的,因为我们经济上还是不够富裕的,据2001-2002统计,我国小学每班人数在46-60人以上的班级要占全国的80%,对这样的班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对于美术成绩平平的学生老师更是很少关注了。都说中国的孩子乖巧,中国人有尊师重教的美德,但很多人误解了这个意思,老师不管说什么都是对的,太顺从,缺乏自己的个性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5 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40e4cbc68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