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2023-04-22 17:4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研究》,欢迎阅读!
企业化,财务管理,事业单位,研究,关于



关于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推进,事业单位的管理形式也逐渐朝着企业化方向转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企业化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其有效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运转和发展。因此,研究企业化管理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企业化管理是指将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借鉴企业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机制与管理理念等,通过营利性经营、注重效益、执行市场化原则等手段,实现对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管理。企业化管理需要事业单位改变原有的管理理念和行为方式,使之与市场经济协调统一,克服原有的计划经济思想,强化企业意识,提高管理效率。 1.明确财务目标,加强预算管理

企业化管理要求以市场需求和企业效益为导向,通过预算管理和财务分析等手段,确保企业盈亏平衡,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事业单位可借鉴企业的预算管理及绩效管理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强化财务分析和控制,实现财务目标的科学管理。 2.强化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企业化管理要求事业单位转变管理思想,从过去的计划经济管理向市场化经济管理转型。这要求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团队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3.企业化管理强调效益和风险并重

企业化管理的一大特点就是强调经济效益和风险控制。事业单位应该注重财务纪律,强化内部控制,加强风险防范和管理,同时积极寻找财务收益的途径,不断提高财务效益和管理水平。

随着企业化管理的推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逐渐趋向市场化、多样化、专业化。但在初期推进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理念和制度之间矛盾较大,使得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受到限制。 2.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滞后

随着企业化管理的深入,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和管理压力加大,而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滞后,人才流失、能力匮乏等问题凸显。财务人员队伍建设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化管理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3.人员分流、招聘难度大


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的过程中,发生了人员分流等现象。由于外部市场对财务人才需求强烈,而在一些事业单位中,财务人员数量有限,且相对于企业化管理需要的人才素质还有所欠缺,招聘难度大,这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需要解决的难题。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培训和发展建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团队的建设和培训。具体建议包括以下几点:

1.财务人员提高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企业化管理中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企业家精神、市场意识、财务知识、管理技能等综合素质。因此,需要加强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提高人才质量,提高管理水平。

2.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团队建设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培训机制,组织针对不同岗位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和业务知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和财务水平,同时加强团队建设,培养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3.实施激励措施,提高士气

实施激励措施,对于财务管理团队的发展至关重要。事业单位应该针对财务人员确立激励机制,根据岗位特点制定不同的激励方案,加强对员工的带薪培训、学习交流、晋升机制等,以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和士气。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企业化管理潮流下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需要提高思想觉悟、突破思维盲区,加强团队建设,完成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升级,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453177b68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