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德伯家的苔丝赏析

2023-01-03 20:3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历史】德伯家的苔丝赏析》,欢迎阅读!
赏析,历史,德伯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历史

外国文学史课程论文

题目:爱情与婚姻

----论苔丝的性格悲剧学院:文学

班级:对外汉语教育学号:09姓名:林文











爱情与婚姻

----论苔丝的性格悲剧

如果你想让整个世界倾听,那么你现在就必须说他们在此后五年到二十年内想些什么和说些什。如果你这么做了,那么你必然要得罪你那些守旧的朋友。

----托马斯·哈代 哈代也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当我们回顾英国辉煌的文坛时,哈代无疑是一颗灿烂的巨星。作为19世纪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他用小说的方式抨击、教育了那个时代的人们。他的作品突出地反映了人物性格与自然环境的冲突以及人物与命运抗争的无奈和弱小。因此,他把自己的作品称为性格与环境小说,他认为性格和环境的冲突造成了个性的毁灭。他的作品在此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威塞克斯系列小说。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德伯家的苔丝》

著名的布里丹毛驴问题到中国一下就迎刃而解了,为什么?因为中国人向来是全面地分析了问题起因,自然就没选择上的问题。而本文仅从性格方面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主人公苔丝悲剧命运的产生,即认为苔丝的悲剧是性格悲剧

通过阅读小说,我们可以发现苔丝身上的种种优缺点:单纯质朴、不谙世事;自立、自尊、要强;孝顺,强烈的责任感、真诚;反抗、保守。而这些也正是她命运悲剧产生的因素,与其说苔丝的悲剧源于她的性格中的不完整,还不如说是源于她性格的完整。



一、单纯质朴、不谙世事

约翰·德北在听当地牧师讲他是骑士家族德伯氏的嫡传子孙后,这个阿Q似的人物为了解决自家的窘迫处境,竟荒唐地让女儿去附近素不相识的农场主德伯家认亲。作为受过正规教育的女儿苔丝自然是回绝了父亲的要求,从中可以看出她的单纯和质朴。然而不幸的是家里的老马王子的死亡,使苔丝家陷入了困境,苔丝在强烈的责任感和母亲的说长道短中踏上了去德伯家认亲的路。初探回来,苔丝仍然不情愿离家,却无奈家庭的压力,去了亚雷·伯家务工。

作为暴发户家的花花公子亚雷自是处处风流,对苔丝也不例外(在苔丝去亚雷家的路上亚雷就对苔丝非礼),苔丝有如羊入虎口。而苔丝对亚雷也是敬而远之,却在偶然(夜间行路和黑桃皇后卡尔姐妹争吵)和亚雷相处一境,结果却被亚雷诱奸。在遭受亚雷诱奸后,苔丝向母亲发问道:你为什么不告诉我男人的危险呀?你为什么不警告我呢?夫人小姐们都知道要提防什么,因为他们读小说,小说里告诉了他们这些花招;可是我没有机会读小说,哪能知道呢。由此可以看出苔丝是对男人和性无知的牺牲品,也正是由于她的单纯质朴、不谙世事造成了这件事----她日后悲剧产生的根源。

同样在对待安玑·克莱的爱情时,也体现了她的不谙世事。她已经意识到在失身后想要结婚的困难程度,而她却把安玑当成了完美无缺的人,忘了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即使是安玑这样的思想前卫者也不能完全超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维多利亚时期---的价值观、道德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观。也无法认识到安玑爱的正是她的纯洁(安玑在芙仑谷牛奶厂追求她时把她当做神,称他为阿尔忒弥斯,得墨忒尔)。没有将自己的历史告知安玑,也没试探安吉对这种事的态度,便贸然地同安玑结了婚。不能不说这是苔丝自己考虑不周。

二、自尊、自立、要强

在遭受亚雷的诱奸后,自尊使她从未向亚雷提起结婚的事。即使在亚雷的百般诱惑下,以及母亲的责备:这档子事发生后,除了你之外,所有女人都会那么做。她也没嫁给亚雷。后来,在新婚之夜遭到安玑的抛弃后,她的自尊也使她没有强求他留下来和她在一起。这明显体现了了他性格中自尊的力量,不做别人期望她所做的事只做自己认定的事。这也是她自己对婚姻的选择----婚姻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的。

安玑离开她后,留下了一笔钱并嘱咐她说:有困难就到牧师公馆找他的父亲求助。事实是后来苔丝多次遇到窘境也未曾去求助,而是靠自己外出务工、勤俭节约解决。这种自立,自尊在现代社会也是难能可贵的。

当我们在赞赏苔丝身上自尊,自立品格的难能可贵时,她自尊中的要强也使她选择走向悲剧。在安玑离开时她只是默默离去,没有解释,没有去挽留。但是没有尝试怎么就知道结果是挽留不住呢?哪怕是在马车驶进马勒村时她的撒娇依恋······而且她最终也没能把自立、自尊、要强坚持到最后。最后迫于家人的生计,她沦为了亚雷的情妇。与此同时,他真爱的安玑也悔悟了,纠正了以前贞操道德取向,苦苦相寻。苔丝可谓是功败垂成,若是继续等待,下一刻就是自己的春天。

三、孝顺、责任感、真诚

孝顺是苔丝从出场到走上绞刑架始终贯穿的品质:父亲醉酒,她半夜代父亲行商;为解决家里的窘境和生计她两次加入亚雷的陷阱;把自己仅有的钱寄回家修葺房子;临死时的愿望是要求安玑娶自己的妹妹。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讲:苔丝的孝顺葬送了她的幸福。一次次违逆自己的意愿都是为了自己的家庭,这一次次违逆也使她一步步走近悲剧。

真诚:一向诚实的苔丝无法忍受自己对安玑的不忠,在新婚之夜将自己的历史罪过一吐而尽。完全忘记了母亲的再三嘱咐,想不到收获的却是安玑的不接受和别离。留她一个人在漫长的等待中煎熬,而这也是她后半部悲剧的导火索。

四、反抗、保守

哈代塑造的苔丝正是要打破维多利亚时期的的价值观、宗教观,道德观。苔丝自然具有反抗性。对宗教的反抗:她私自(没有神父主持)为私生子进行洗礼;请求神父将孩子按照教会的仪式安葬;对父母的反抗:不去亚雷家认亲;拒绝与亚雷结婚;最后为了自己的那如烟花般短暂的爱杀死亚雷。这些行为无不体现了她身上强烈的反抗性。但从两次为了家庭加入亚雷的陷阱的情况来看,她的反抗具有妥协性,也是自己的幸福流走的原因。

同时苔丝作为时代过渡的代表人物,性格上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保守性。如她在失身后,就发誓不再结婚----意识到想要再结婚的困难,这就充分体现了苔丝性格中的保守性。因为她无法超越她身处的时代,一个贞操道德十分严格的时代。

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苔丝是在自己性格的影响下,一步步选择走向悲剧的。作为文学象,苔丝是无可争辩的成功。正像文学评论家说:每个人都可以在阿Q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在苔丝身上发现自己性格的优缺点。同时她反应的也不仅仅是英伦一国的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现状,每个读者都可以在本国历史中发现本国的维多利亚时。因为苔丝解释的是一类人的处境;揭示的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价值观的悲剧。而不是像有些评论家说的那样19世纪末,资本主义社会不道德的方方面面日益明显。人们逐渐认识到人际关系的冷漠和传统道德的虚伪。而我想说的是:小说揭示的内容与意识形态无关,每个国家都可能有类似的历史。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45812927a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3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