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传统文化之美 育阳光儒雅之人

2022-08-29 19:1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品传统文化之美 育阳光儒雅之人》,欢迎阅读!
之美,之人,儒雅,传统文化,阳光

品传统文化之美 育阳光儒雅之人

作者:周海燕 马彩燕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20年第05

[摘要]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已开展了多年,青岛北仲路第一小学作为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主题联盟学校,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全面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并在各个学科中全面渗透、体现。

[关键词]传统文化 全科阅读 阅读素养

近年来,学校根据市北区学生阅读素养提升计划,制定了学校全科阅读实施方案,将传统文化这一重要元素融入全学科阅读中,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全科阅读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全程、全员、全学科的阅读实践,推进儿童阅读工程,有效助推了教育立德树这一根本目标的达成。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让全科阅读有韵有色 ,一亭六韵,余韵悠长;“,创客空间,特色凸显。 (一)一亭六韵润物无声,全科阅读余韵悠长

校园里阅微亭独特的六角亭翼,我们赋予它一亭六韵的内涵,让学生在闲暇之时,有围坐亭中共赏诗词歌赋的文韵,进而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神韵,同时培养高尚、美好如君子般气质的雅韵,辅以仁义礼智信的儒韵,在学生脑中提炼出自成一派的国韵,以期充分利用他们活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出回味悠长的余韵。这精致典雅的文化氛围已成为学校落实全科阅读的一个重要阵地。

(二)创客空间守正出新,全科阅读,特色凸显

学校在北京大学研发团队的鼎力支持下,为学生量身打造了三国脸谱编程与3D打印客空间,当学生们兴冲冲地研读了《三国演义》之后,便走进创客空间开启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互交融的神奇之旅——三国人物脸谱描绘与3D打印的研究与创作。学生们把自己读过的一个个历史经典人物通过创客技术进行再加工,打印出栩栩如生的三国人物,并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进行介绍,这也更有力地推动了学校读史活动的深入开展。2018年在青岛大剧院的专场演出中,学生们戴着自己设计打印的脸谱走上舞台的那种自豪感,至今仍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与此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对创客编程的进一步探索,很多学生因此脱颖而出,为学校赢得了山东省创客编程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二、传统文化与课程建设有效融合,让全科阅读有滋有味 ,学科素养,滋润心田;“,全科阅读,兴味盎然。

我校将传统文化与三级课程有效融合,积极开展了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的系列阅读活动,打通了学科间的壁垒,让传统文化与各个学科之间相互支撑、有机补充,努力创造具有学科特色的阅读方略,并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于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如语文学科成立了小夫子学堂,引领学生们在经典诵读中陶冶、滋养心灵,在经典研习中品味、探究、反思、升华,走进文化名人的内心,见贤思齐,温故知新;数学学科中,我校开展了古典数学探秘活动,各学段通过组织学生阅读《九章算术》中的相关章节,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渊源,感受华夏文明的智慧;英语学科则通过传统文化经典故事的绘本阅读、模仿秀、讲故事、戏剧表演以及学习表述传统文化和历史人物的英语词汇等方式落实全科阅读。此外,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古诗词的吟唱;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图画和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体育教学中阅读古人强身健体、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小故事,以及对六艺中的文化的领悟;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成语故事、民间传说、爱国英雄事迹等,都于潜移默化中促成了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全科阅读还依托于学校课程的开设,注重传统文化的浸润。近年来,我校先后开设了唐诗、宋词、小古文等国学课程和川剧变脸、国画、古琴、民族射箭、戏剧表演等国粹课程。每学期16课时有长有短——每周二、四下午60分钟的宋词课、小古文课;快乐的课前5分钟诵读;静谧的半小时午读时光;每周日晚上的1小时读书交流;每月一次的阳光诗词大赛……这些碎片化时间积聚起来,就会帮助学生把零散的传统文化知识串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国学体系,通过全科阅读在学生们心中构建起一个较为清晰的国学框架。 三、传统文化与空中课堂珠联璧合,让全科阅读有成有趣 ,空中课堂,读有所成;“,全科阅读,读有所趣。

学校依托三大平台让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全科阅读得到了多元化延展。一是资源平台。我校作为青岛大学文学院长期帮扶、协作学校,有着良好的校外资源基础,尤其是宋亚莉博士——青大文学院研究二十四史的唯一一个博士后作为我校专聘校外辅导员。他们还常年选派博士后带领的优秀青大文学院志愿者致力于学校的课程编写、实施方案、过程指导、阶段考查等工作,这群志愿者已经成为北一学子学经典、诵经典、悟经典的强有力的专业支撑。学校日益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还得到了团中央未来网的高度关注。通过未来网的牵手,学校与北京大学国际基础教育研究室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成为全国校外STEAM教育实践基地,高端的智力支持和课程研发便成为学校全科阅读的又一大优势。二是互联网+”平台。学校充分利互联网+”,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每周日晚,各班通过空中课堂进行读《史记》的交流分享。这一平台促使广大家长在闲暇时拿起手机,参与孩子的学习,与孩子共同浸润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这些来自五湖四海、每天忙于生计的新市民从此有了


新的娱乐阵地,那就是和孩子一起同诵一首诗、同读一本书、同研一本史。让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区,薪火相传,真正改变每一个新市民儿童的精神面貌,改变着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也为更多孩子提供了未来的更多可能。三是宣传平台。空中课堂——禾苗读已经成为学生牵手家长建设书香家庭的有效举措。学校凭借青岛支教岛的推广,与云南、贵州、福建、甘肃、沂南等地架设了多地禾苗读史的空中连线,一本本改编的读本从北一校园飞进了大山,走进了更多留守儿童的课堂,禾苗读史已成为新市民儿童、留守儿童触摸经典、走向世界、浸润心灵的一方沃土。我们通过全科阅读实施的传统文化教育多次在省、市进行经验交流,并作为青岛市的骨干学校为贵州、云南、广州、福建以及省内多所外来务工学提供现场指导。学校的全科阅读策略被这些地区的教育同仁带回大山、带到乡村。资源分享的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北一娃牵手大山里的孩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至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在全学科阅读的贯彻实施中,马燕校长率先垂范,第一个开放学校的国学课堂,学习强推出了她执教的《潇洒东坡》系列国学课程以及学校多位教师执教的小古文和整本书阅读课程,反响热烈。学校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一盏明灯,通过全学科阅读的浸润与推广,来引领人、发展人、塑造人、浸润人、激励人,可以说基于中华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全科阅读已成为我校得天独厚的办学特色。

几年来,我校用心、用情、用智锻造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全科阅读活动,为学生们传承经典,赢得自信从容、充满希望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石,推动学校整体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近年来,我校在参加全区各项学科质量检测中,始终位列前茅;作为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多次夺得山东省联赛和全国小篮球比赛第一名;学校整本书阅读课获全国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每年六一、国庆节,家长快哉吟诵社在社区开展唐诗、宋词大联诵活动,好评如潮……传统文化立校已成为北一一张靓丽的名片,全科阅读已成为学生们通向未来的绿色通道。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经典诵读示范学校、经典诵读十三五课题立项校、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传统文化特色学校等称号。

我们深知,全科阅读就是要肩负文化传承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使命,在阅读中品味传统文化之美,在阅读中培育陽光少年成才,我们愿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47056f69d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