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文献资料

2022-12-21 11:1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茅屋文献资料》,欢迎阅读!
文献资料,茅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文献资料



一、写作背景:

1)公元760年,杜甫终于结束了10年客居长安、4年颠沛战乱的生活,来到成都。

2在朋友的资助下,于成都郊区浣花溪旁盖了几间草房,全家安顿下来。 3)此时,安史之乱已经持续了六年。

4)第二年秋天,辛辛苦苦盖起的茅屋竟为秋风所破,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于海娣 《唐诗鉴赏大全集》 中国华侨出版社



二、“歌行体”相关知识: 歌行是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之一,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歌行体。是南朝宋的鲍照所创。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 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特点:

1、篇幅可短可长。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有二十四句。

2、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

3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十四句就换了好几个韵脚。歌行体的形式比较自由,是由内容所决定的。

4、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基本上是以七言为主的,但也有二言的(“呜呼”),也有九言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三、文献参考:

“寒”的本义就是“寒冷”,这里是用本义,“贫穷”是其引申义,但在这里与老杜措词的初衷无涉。这可以从诗的本身得到证明。由于茅屋为秋风所破,继而猛雨骤至,诗人长夜沾湿,冻不成眠,这在诗里面是说得够清楚的。“寒”字的前面已有“布衾多年冷似铁”点明气温骤降给予诗人的沉重打击,“寒”字的后面又有“吾庐独破受冻”与之紧密呼应。再从“寒”字所在的紧邻诗句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在这里,“广厦千万间”只是杜甫此时此景幻想的避“雨”御“寒”办法,并非诗人所献出的根治“贫穷”的药方。事实上,如果从贫穷的角度考虑,仅仅住进千万间广厦而没有其他条件作保证,有什么值得“俱欢颜”的呢?但是,如果从御寒的迫切要求出发,住进千万间广厦却可以解除寒冻之苦,“俱欢颜”便是顺理成章和自然而然的心理状态。可见杜甫用“寒”是从寒冷的方面措词的。

认为诗中的“寒士”专指穷读书人,大概主要是看到这里有个“士”字。事实上,无论是上古还是中古,“士”的概念要比“读书人”大得多。读书人可以称为“士”,其他人也可以称为“士”。《尚书·泰誓》:“差我士。”孔疏:


“士者,男子之大号,故群巨通称之。”可见,古代男子通称为“士”,故“士”上可以指百官,下可以指庶民。所以,使用“士”字与使用“人”字有时侯很难说有什么区别。《诗·裹裳》:“子不思我,岂无他士。”郑笺:“他士,犹他人也。”对作为构词词素的“士”,如果简单地用“读书人”去代换,显然是不行的。

通过上面粗浅的说明,似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杜诗中的“寒士”即谓“寒冷的人”,“天下寒士”亦即泛指普天之下一切寒冷的人。

——阮世辉《也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寒士”》



诗人的深刻之处在于,他于这种表面的物质的困苦之上,更进一步地触摸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对儿童心灵的严重摧残。恶劣的社会环境正在逐渐污染纯洁无瑕的心灵。这是我们在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所感到的无奈与尴尬,当然,这种无奈与尴尬首先是诗人的。原本天真可爱的儿童对老者的“欺侮”,对偷盗行为的不以为然,这种顽劣的品性实际上是一种道德堕落的开始。而引发这种堕落的是社会的贫穷,因为既是“盗贼”,就说明他们“抱茅入竹”不是简单的顽皮,而是迫于无奈的生计。

即便是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样的诗作中,细心的读者也会感到,宽厚的诗人在痛惜儿童人格异化的同时,对仍然留存在他们身上的稚子之气所发出的会心的微笑,在儿童的“公然”为盗的行为中,诗人似乎也看到了他们未被老练世故的社会完全污染的本真之处。

——彭萍《杜甫诗歌中的儿童形象分析》



杜甫在这首诗中所表现的人格精神,对后来进步诗人的影响是很大的。白居易曾作《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诗,完全与此诗出于同一机杼。白诗的前半首写新制绫袄如何温暖轻软,穿在身上去赴夜宴,一点也不觉得冷,然后说:“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都是推己及人,一个幻想有“广厦千万间”,一个幻想有“大裘长万丈”白居易继承杜甫的精神,从杜诗的艺术构思中得到启发,不是很明显的吗?两首都是好诗。但如果要加以比较,则可以说杜甫的精神更为可贵。因为,在自身温饱的情况下,同情他人的饥寒还比较容易,在自己受苦遭厄的时刻,还念念不忘他人的不幸,甚至宁愿牺牲自己使他人获得幸福,这就要难得多呢!

——蔡义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探胜》



归来只有“自叹息”,不幸到这般地步,只好自我感叹无奈了,而“倚杖”与“老无力”的对应,让人联想到身处此境的穷人会有许多。杜甫慨叹世风炎凉的同时,推己及人,意在言外。由此可见,杜甫由自己的痛苦,联想到广大穷苦大众的痛苦,充分表明了他已把自己的命运与广大劳苦大众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到一处。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充分表达了杜甫的才情及作品升华至只要能让天下百姓都能住上这“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理想住所,自己捱冻而死也心甘! 正是因为这种伟大理想与崇高品质的体现,被杜甫用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以及至死不悔的豪情壮志。

——梁英《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出发,探索杜甫人生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4705be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