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真正意义的高考改革

2022-06-29 14:26: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期待真正意义的高考改革》,欢迎阅读!
意义,期待,真正,改革,高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期待真正意义的高考改革

作者:冰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8年第12

2008年的高考看点颇多。如果我们把最受关注的三个高考事件放在一起,就会发现颇有意味。

第一件事当属地震灾区延考,虽然被逼无奈,但这件无可奈何之事,却颇有意义,不但体现了高考的人性化,更探索了另一种可能——每年是不是可以举行多次高考

此前,有上海、北京等地,曾实行过春季高考,其意图是希望给考生多次选择的机会。但是,由于春考是针对秋季高考落榜生而设计的,且主要为二本高校参加录取,由此春季高考的场面越来越冷清,目前只剩上海还在艰难支撑。而灾区的高考却不然,可以视为一次独立的、完整的高考过程——在这次高考中所有高校都有具体的录取名额。将这种高考的经验推广一下,我们其实完全有能力,在一年中举办多次高考,从而降低一次高考对学生命运的决定作用。

而多次高考背后的深层问题是,掌握录取主动权的高校,以及拥有考试组织权的政府管理部门,愿不愿意承担组织多次考试的成本,以及进行多次录取的成本。受制于成本的思维逻辑,可以在另外两件事,即部分地区的平行志愿录取和江苏省实施高考新方案中得到进一步印证。

改传统志愿录取方式为平行志愿录取方式,从本质上说,由于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整个录取和投档过程,很轻松就能得以实现,高校和政府管理部门并不会为此付出额外的招生成本。但这种近乎举手之劳的改革,却被管理部门认为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举措。对于这一改革,我们需要看到,虽然它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焦虑,减少了高分落榜的可能,却进一步增大了分数在录取中的作用,降低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

针对平行志愿录取方式的问题,不少专家呼吁,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具体方法是,考生可以平行填报几所学校,档案可以同时投到几所学校,可以被几所学校同时录取,然后再做出选择。而不是现在只能投到一所学校,完成一所学校投档,整个投档过程即结束,且只能被一所学校录取。很显然,实现第一种录取,由于需要考生确认、存在招生缺额,高校的招生周期会拉长。

对于这样的建议,有关部门的回应是,可能性不大”——不但花的招生成本大,而且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太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再来分析江苏推出的改革,名为多元录取的招生规则,其实是对原来的高考科目进行了拼盘游戏,所有学生参加考试的语数外三门,成绩统计为高考特征分高考录取时,以征分划录取控制线;考生根据自己情况选测的两门科目,成绩按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公布,高考填报志愿时,填报一本高校必须满足2B,具体高校可提出自己的等级要求。在这样的录取规则下,以前五门课程总分高的学生,因为一门功课发挥不佳,就可能与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这种改革能否实现降低学生学业压力,真正改变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许多人深表怀疑。

在江苏这次改革之初,已有学者建言,此多元录取,是伪多元录取,真正的多元录取,该是结合学业水平考试(类似于高考成绩)、学生中学平时成绩、社会服务表现以及大学对学生进行的面试成绩,综合评价并录取学生。而不是在集中录取的框架下,把科目拆散,取不同名字,设立不同的条件,就成了多元录取。这种方式,不仅考察内容依旧为一元,即学科知识,而且更加重学生学科学习的压力。

由此,我们不难从以上三件事,归纳出当前高考改革的大致思路:常态下的高考改革,其立足点是不改变集中录取规则、不增大招生成本、不降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由此进行科目调整以及投档方式调整。而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尝试增加招生成本,推出多次考试。这种思路,还可以用以解释过去10多年中,我国高考改革的总体走向。

有待思考的是,我们当前的基础教育现状,以及大学人才培养现状,是不是已经到了彻底改革高考制度的迫不得已的时刻。在笔者看来,相对于震灾的有形压力来说,我国教育的质量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已令人担忧,已经给高考制度改革提出了时不我待的压力,如果还以高考招生成本会增加、资源配置效率会下降、改革会出现公平问题等各种理由,不进行真正意义的高考改革,那么,现实中的应试教育之风会越演越烈,人才的个性和人格将在这样的教育中受到更严重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4cfbc397fd5360cba1adbb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