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王维为何老死不相往来

2024-02-08 21:40: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白和王维为何老死不相往来》,欢迎阅读!
王维,老死不相往来,李白,为何

李白和王维为何老死不相往来

诗人李白生于701年,卒于762年,而诗佛的王伟生生于701年,卒于761年。他们俩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奇怪的是,这个神仙和一个佛似乎没有交集。李白的诗里从来没有提到过王维,王维的诗里也没有关于李白的信息。李白和王维直到老死也不通信。为什么?

首先,这不正常。王维在公元721年成为秀才,比李白早得多。742年李白入长安侍奉翰林时,王维正在长安担任左缺。可以说是同一个朝代的官员。而且两人都是当时世界闻名的诗人,不可能不认识。

唐代的诗社、诗社和现在的大学校园差不多,遍地开花,经常搞活动。李白和王维不可能不参加,也不可能一次都不见面。唐朝的宴席很多,诗人在宴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两个人不可能一次见面。

杜甫、李白、王维分别是好朋友,孟浩然、李白、王维也分别是好朋友,彼此都有诗可唱。在这样的朋友圈里,李白和王维不可能没有交流的机会。

以上分析只说明一点:李白和王维是陌生人,谁也不想和谁说话。盛唐两大文学巨擘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任何交集。 为什么会这样?史书上没有这方面的注释。我只能根据自己的认知尝试解读一二:

其一,是性格碰撞惹得祸。李白和王维是两个性格迥异的牛人。李白是“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潇洒狂放,恣意张扬,自信狂傲。王维则是少年得志,十五岁就入京打拼,进士及第,诗歌和音乐才华名动京师,但性格内敛,淡然自守,孤傲自赏。这样两个都有傲气、一个张扬一个内敛的


人,如果不注意交往方式,很容易碰出不和谐音。王维可能觉得李白不过是一“靠博帝王笑”为业的御用文人,狂什么狂!李白也可能觉得王维自命清高、自命不凡,你不搭理我,我还懒得搭理你呢!

其二,是文人相轻的老毛病。这点跟两个人的创作风格有直接关联。王维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大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怎么看自己的诗都比李白的意蕴深远,实在搞不懂李的名声为啥这样大!李白估计更看不上王维那点田园调调,还动不动把佛理引到诗里,你是作诗呀还是讲禅呀?就这点小情调的诗还能和我PK?说到这,真挺替杜甫、孟浩然为难的,跟李白在一起时可不能提摩诘的新作,在王维那里也不能说太白的诗歌,这相处得够别扭的!

其三,可能跟一美女有关。这一美女就是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王维与玉真公主结识较早,当年才貌双全的王维进京不久,凭着演奏一曲《郁轮袍》,深得公主芳心,继而成为公主的裙下之臣。后来,王维私自娶妻后被贬出京城。妻子去世后,王维独居三十年没有续娶,跟玉真公主保持着情人的关系。

随着李白诗名大噪,玉真公主也非常喜欢李白的诗,特别是李白给她写的《玉真仙人词》,用“鸣天鼓”“腾双龙”“弄电行云”等词句,把玉真公主写得像九天玄女一般浪漫,比王维那篇《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表达得更为浪漫、更为洒脱,也更得公主欢心。有这样的比较,估计王维心里会很不痛快,对李白不会有什么好印象。而且李白进京后与玉真公主交往很多,王维可能感受到了公主的冷落,自然把埋怨落到了李白身上,两人更不会有什么交往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50e31437f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