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那扇门

2022-08-09 18:18:0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打开那扇门》,欢迎阅读!
打开

打开那扇门 袁璟文

推开那扇后门,一朵扶桑开得正艳,老树的躯干弯着,树上亭亭却略显稀疏的树叶,将阳光割据成落英般的碎片,洒在地上。树干下的蜂窝是满的,清楚可看见蜂舞。围墙上俯着的石榴上结满了石榴,鲜明丰满地让人不忍心采摘。从未见过这么多的石榴,也从未见过这么静美的后院。历史的沉重遗味随着这扇门的打开,一缕飘散。

记得栖霞寺的后院是有棵大银杏树,金黄的叶片与枫叶一起层林尽染,寒山寺的后门缓缓流过一条古运河,灵隐寺的后院则熙熙攘攘,游人如织。而这里,是静海寺的后院,如它的名字,这里静得只剩下鸟鸣声,一只蛱蝶上下翻飞,隐于草丛。

昔日的僧房,变成纪念馆和陈列馆。我打开一扇半掩的门,就有一屋厚重的历史气味盈满门后。而正堂的门却紧闭——那里不再有佛。第一扇,是郑和纪念堂。郑和的像高高立在堂中,四周的墙刻画着静海寺所见证的,郑和启程:为了祈愿。郑和上西洋之日,明朝政府赦建“静海寺”,取“四海静波”之意,多么好的愿望,郑和就这样出发了,带着无可比拟的海军船队,数不尽的财宝,打开了那扇世界之门,打开了那扇大航海时代之门。

壁上的绘画,有僧侣列队、焚香礼佛,静海寺门刻“海不扬波”字样,接着是乘风破浪、各国交好 。南京这个内陆城市,仿佛嗅到了一丝海风的气息。

门后的走廊是幽长的、曲折的。好像能走过几百年的时间。终点


是寺后的那几扇门。我始终未能如愿以偿,今天终于可以打开门看看——中国五千年大梦初醒的地方。没错,就是《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

思索这几个世纪的时间,我们都经历了些什么:是的,当中国将通向世界的大门紧锁时,世界也就背叛了我们。最终获胜的英军围困江宁,踏进静海寺的大门,其实是用武力打开了那扇古老文明封闭的大门。青灯古佛没有保佑这个国家,护城河边的无情柳终究成了给香港岛的挽别。仔细一揣磨,却又觉得这是天意——见证了被海上霸权击败的职辱,也曾经见证过本国的船队驰骋海洋的荣光。

历史是有些沉重。我做为一个后世的凭吊者,轻轻掩上大门,推开后开,到了后院。黄粉的院墙,飞檐翘角的古建筑,割据出一个抽象的窗口。而“窗”外,城墙蜿蜒,柳树扶风,阅江楼在最顶端,仿佛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一切都衬在天的碧蓝里。狮子山依旧是狮子山,只不过上面的门户换了一代又一代,说是建阅江楼,但却荒废了六百年才始由后人圆愿;建了几道城墙,城门也终究抵御不住一次一次的洗劫——江山依旧在,只是几度夕阳红;门就一次次打开、一次次关上······

南时四百八十寺,战争中一点点殆尽。静海寺最终毁于日军手下。在此之前或之后,在南京掀起的一次运动、一场革命,门户政换、成或败、几个转折点,都是后话了。最终的成功,中国还是主动推开了那扇大门。

多少楼台烟雨中,静海寺最终还是经过修葺,重新打开了大门,


天长日久,香港的归帆也已靠岸。依稀记得,我们铸了一口警钟,在那个初夏,碰撞出一百五十五下隽永的钟声······

如今,我打开那扇门,坐在门槛上听鸟鸣、流水、历史的沉吟。门开着,夕阳的光芒涌进房里,绚烂夺目。好吧,就让这扇门不要关上,门里的人,坐看门外云卷云舒、风雨万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5106182f01dc281e43af09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