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

2022-04-10 18:06:4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理解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欢迎阅读!
志愿服务,志愿,理解,精神,如何



如何理解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

摘要:志愿服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这三者都是手脚相接的,这三方面分别为行为、主体、内涵。主体和行为主要体现了志愿者的自愿性、公益性、无偿性还有组织性,现在志愿者逐渐变为全民化、专业化。呈现了现在公民对现在社会的意识,体现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而志愿者的精神主要体现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



志愿服务、志愿者和志愿精神是紧密联系的一系列概念。简单来说志愿服务让有需要的人们得到更多的帮助,使得社会的发展趋势向着和平统一方面去改进:志愿者就这行为的主体,没有他们就没有志愿服务,他们不求回报,勇于向上的精神我们应该永存下去:志愿服务的精神只要体现子啊下面四方面,奉献、友爱、互助、进步[1]。志愿者们都是不求回报地付出。志愿者没有地方之分,不论高低贵贱的平等都可以成为志愿者。志愿者当中也是需要帮助,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的提升中。支愿者都是抱着以社会和谐的梦想[2]。大家可以想象当有志愿服务是没有志愿者,当有志愿者没有服务,当有志愿服务、有志愿者而没有没有志愿者的精神会是怎样。所以说三者但中的关联是多么重要的,三者当中缺一不可。



一、如何理解志愿服务和志愿者

在一般通用的概念上, 志愿服务(也称作工作、行为、行动等) 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 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 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3]。下面还有两点需要重现提出的,第一,志愿者是不求回报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指的是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没有民族之分,不论高低贵贱你都可以成为志愿者一员。志愿者服务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服务,不要以为报这应付了事的思想来完成任务,只要成为当中的一员就要对得起志愿者的精神。第二要当上志愿者之前大家一定要清楚的知道志愿服务四个最基本的特性,自愿性、公益性、无偿性还有组织性,在组织当中我们应当尊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选择性,使自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真正体现志愿服务的自愿性特征[4]。志愿者在每次活动中无偿的,都是在辛勤地为这个社会付出着。志愿者的组织性主要特征:包括组织者在内,人人都是自愿者,大家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志愿者们都是抱着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她们在服务时总是抱着自愿性、公益性、无偿性还有组织性的特性来延续下去。



二、如何理解志愿精神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人民的价值取向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人们在追求物质需要的同时,将更多地追求精神需要的满足。愿精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一位两次参加扶贫支教的青年志愿者在服务日记中这样写道: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529a45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