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读后感(通用3篇)

2023-01-27 12:2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艺术概论读后感(通用3篇)》,欢迎阅读!
读后感,概论,通用,艺术

艺术概论读后感(通用3篇)

艺术概论读后感(通用3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为大家的艺术概论读后感(通用3篇),欢迎大家分享。

19世纪实证论批评家圣佩韦等人重视对作家的研究,开展到20世纪中叶构造主义、符号学重视对艺术作品本身进展研究,直到20十几下半叶承受美学、读者反响等理论相继出现。

承受美学,诞生于60s70s初的德国,迅速在世界引起很大的反响。承受美学主张:研究文学文学史,必须侧重研究读者的接收过程。 主要理论:

(1) 姚斯的“期待视野”:指在文学承受活动中,读者原先的各种经历、素养、审美趣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水平和欣赏要求,在详细阅读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要求作品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应有一个适度的审美间隔。一方面作品应当使读者出乎意料之外,超出其原有的期待视野;另一方面,作品又不能过分超前,不能让读者的期待视野处于绝对陌生的状态,这样会使读者感到索然无味很难承受(先锋派艺术作品曲高和寡的原因)

(2) 伊赛尔的“空白”:指文本中未写出来的部分,只是文本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需要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去填补。因此,任何文学文本本身都是一个“召唤构造”,召唤读者填补“空白”。


承受美学认为,艺术创作过程实际上是艺术家与欣赏者不断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英国学者科林伍德认为“我们所倾听的音乐并不是听到的声音,而是由听者的想象力用各种方式加以修补过的那种声音,其他艺术也是如此”。

艺术概论》是以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说明其性质、特征及根本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详细地讲,它涉及艺术的发生开展、艺术家、艺术作品、创作过程、艺术风格、艺术赏、艺术批评、艺术市场等。它是艺术理论家从一定的立场出发,在一定的艺术理论指导下,对诸如艺术本质、艺术现象、艺术作、艺术批评等予以深入地分析、研究和理性的思考结晶。其目的是指导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和促进艺术的良性演进。

艺术概论》属于艺术学的范畴。所谓艺术学是指有系统性地研究关于艺术的各种问题的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艺术概论、艺术史、艺术批评三方面。它是近世新兴的一门学科。《艺术概论》既是一门具有系统综合性和开放性的艺术理论课程,又是准备踏入神圣艺术殿堂的人和高等学校艺术专业学生的一门共同的艺术根底理论的必修课。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让我受益匪浅

艺术概论是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详细地说,艺术理论要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提醒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主要是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艺术的根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这里需要明确两点:一是艺术理论与艺术史、艺术批评的关系;二是艺术理论与部门艺术理论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54f7fe10f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