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灵魂都有静气

2022-04-28 02:38: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趣的灵魂都有静气》,欢迎阅读!
静气,有趣,灵魂

有趣的灵魂都有静气

作者:朱光潜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第30



朱光潜

“静”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老子的《道德经》里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影响,为的是万事万物并行发生时,我用这种心态观察事物循环往复的规律。

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这两个字涵义极广。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再比方街上有一个乞丐,我只能见到他的蓬头垢面,觉得他很讨厌;你见他便发慈悲心,给他一个铜子;旁人见到他也许立刻发下宏愿,要打翻社会制度。这几个人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朱熹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你姑且闭目一思索,把这幅图画印在脑里,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我所谓的“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你的心境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进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

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

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你对着有趣味的人,你并不必多谈话,只是默然相对,心领神会,便可觉得朋友中间的无上至乐。你有时大概也发生同样感想罢?

适用主题:安静;心态;静气;忙与闲;静中趣味;闹中求静……

文本解读:浙江省缙云中学 黄晓露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的趣味需要用一颗安静的心感受,去领略毛泽东坐在大街上读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林和靖在梅园里独自吟哦,终身不娶,梅妻鹤子,怡然自得。就是因为有静气,朱自清漫步于宁静的荷塘,静静地欣赏无边的月色;史铁生从幽静但不僻静的地坛中,感悟生命的真谛;苏轼于承天寺夜游,在闲情逸致中忘却了贬谪的烦忧。“静气”仿佛就是藏在深井中的矿藏,是时间馈赠给生命的礼物,我们要带着静气去领略忙中偷闲的欢乐,去体会闹中求静的风味,去感受静中趣味的魅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550c43a15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3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