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方法指导

2022-12-26 00:02: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生作文方法指导》,欢迎阅读!
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

小学生作文方法指导

作者:张海霞

来源:《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2年第01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在寻找教会小学生作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终于摸索出写好作文的几种方法,在此略作论述。 一、运用恰当的设疑,激发学习兴趣

设疑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简单的方法和手段。要想使这种方法在作文教学中发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关键要看问题设计的好坏。例如今年初冬下了场雾。早上在晨会上,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今天你们感到天气与往日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今天下雾了。”“你们喜欢下雾吗?”“喜欢。”“为什么呢?”“因为雾中景色很美。”“是的雾中的景色很美,老师和你们一样喜欢,那么雾中景色什么样?怎么美?谁来给大家说说?”我的问题一提出来,同学们面面相觑,只有两三个举手。是啊!光知道美,却说不出怎么美,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我们没有认真观察。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主动观察事物,哪怕是天地的变化,大家想想如果我们在上学的路上观察那美丽多姿的树挂,留心雾天那种仙境般的朦胧美,注意路上行人、车辆不同以往各种表现,现在还会说不上来吗?”通过一连串的假设和启示性的回答,把学生带入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愉快中学到了积累素材的方法,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次刮大风,全班一半以上的学生在日记中写出风中的景色。

二、通过多渠道发表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是口头发表。学生习作水平的差异性较大,一般后进生很难有交流展示自己作文的机会。教师可以在班上搭建一个口头发表平台,让后进生在小组或全班自己读自己的作文。然后,老师、同学再及时加以鼓励性的点评。二是办报发表。自办报是培养学生成就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形式可分学生个人报、组报和班报三种。学生个人报要求全体学生参与,报名、题花、栏目由学生自主决定,内容和办报周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而定。组报是指组内几个同学共办一张报,主编、编辑由组内同学轮流担任,同学之间既分工又合作,扬长避短。班报是班内级别最高的报纸,为了保证它的权威性,成立编辑部,由编辑部组稿,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办报后要及时开展经常性的读报活动,在读报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到习作的乐趣。三是编书发表。在编书前,让优生收集平时习作中的优秀作文,先由小作者自己修改,再由编辑(优生)修改,最后由主编在征求老师的意见后定稿。在编书后,要注意开展读书活动。四是投稿发表。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不断修改,并向有关报刊推荐,鼓励学生正式发表文章。

三、积极寻找亮点对学生习作进行激励评价


习作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习作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应积极寻找亮点对学生习作进行激励评价。首先是寻找亮点。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是自己生活的体验,见闻的感受,真情的表露,认识的升华。学生的家庭、爱好、性格、居住的环境等经历不同,所见所闻所感存在着差异,为了增强学生的习作自信心,保护习作积极性,要多角度、多层次地从内容、形式、表达、情感等方面最大艰度地寻找亮点。其次是肯定亮点。对于习作者来说,不仅想寻找到亮点,还想知道在何处。因此,教师要在亮点处写出读后感受,如:这几句话表达了真情实感。”“看来你的想像力比较丰富。”“这儿比喻恰当。再次是展示亮点。一个人的付出,最希望得到的是别人的肯定。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上习作”“亮点”“展示几个醒目的大字,然后将习作中的亮点有声有色地诵读给大家听,并说出在何处。最后是拓展亮点。如果评价作到了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充分肯定并使其拓展,那么,不仅能鼓励习作者写出富有个性化题目、个性化内容、个性化形式、个性化观点、个性化语言的文章来,还能促进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创造性潜能也能得到有效开发。反之,不但会挫伤学生的习作积极性,而且会阻碍个性发展,甚至会扼杀创新精神。因此,在展示亮点之后,进行拓展亮点"是非常必要的。如有的学生感慨地说:这篇习作多处引用了警句、格言,说明作者平时喜欢看书,积累的知识多,值得我们学习。今后我也要和书交朋友。有的说:这一段心理描写非常传神,说明作者平时注重动手实践,所以体会深刻。今后,我也要加强实践,培养勤动手的好习惯。诸如此类的亮点拓展,由此及彼,不仅使学生水到渠成地由他人之长联想到自己之短,由语文科辐射到其他学科,由课内联系到课外,由校内拓展到校外,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如何作文,还提高了认识,陶冶了情操,学会了做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56c30ce7e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