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记文学的最高峰

2022-08-01 03:3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日本日记文学的最高峰》,欢迎阅读!
日记文学,日本,最高峰

日本日记文学的最高峰 (一)

日本人喜欢记日记。昔年在日本,周围几乎人手一本漂亮的皮质手账,随身携带,随走随记,图书馆、咖啡店时常可以看到煞有介事往本上书写的男女老少,心里暗自佩服这种好习惯。如今网络时代,则升格为开博写日记,据日本电信部门统计,至今已有六百多万人日记开博,阅览则超八千万人,这在人口不到中国十分之一的日本可谓全民性的嗜好。

日记是古老弥新的文体。七世纪开始日本全面输入大唐文物,日记为舶来品之一,最早作为记录宫廷起居规制随海归带回。仿佛找对了风土,这一文体在扶桑一枝独秀,千年来出落得嫣红姹紫,连本家都惊艳。日记文学的发达成了日本文学的一大特色,也滋养了后世大行其道的私小说。

日记最大魅力在于日常性和真实性,能为解读人性、社会和历史提供一个独特视角,因此被认为是正统的历史和文学之外的一个宝藏。我亦多年乐读不倦,在我购读的日记文本中,最喜永井荷风的《断肠亭日乘》,十几年了,至今仍是坐卧行旅的常读书物。

《断肠亭日乘》从1917916日起笔,荷风时年三十八,一直到八十岁辞世当日,不输给风不输给雨,一日不辍记了四十二年。岩波书店出版的三十卷本荷风全集中,青砖般厚重的日记就占了七大卷。后有摘录版问世,从三千多页日记中荟萃成八百页的上、下两卷文库本,大利阅读携带。我曾买过四回,或替换旧物或送同好,这在买书历程中也是绝无仅有之事。

荷风生前对这部日记异常用心,外出时铅笔打草稿,回家再用毛笔一笔不苟地誊写在宣纸上,一年一本托书画匠精装,箱函珍藏。19453月,美军大规模空袭东京,荷风栖身二十六年的偏奇馆和万卷藏书化为灰烬,仓皇逃命中竟舍不得几函日记,冒死从火堆里救出,颠沛中不离左右。生前就文名鼎盛,但荷风不以为然,甘以戏作末流自居,唯独对日记却颇为自许,说能传世的或许只有荷风日记。

《日乘》甫出即受文坛高度礼赞,被视为日本现代文学的奇书,作家远藤周作评道:日文学可以没有《濹东绮谭》等名著而不缺憾,少了《断肠亭日乘》则是一大损失,盛赞它是日本日记文学的最高峰。 (二)

断肠亭是荷风书斋名。因酷爱别名断肠花的秋海棠而遍植庭中,又兼患有肠胃痼疾,阴雨天即引发腹痛,遂以断肠亭主人自况。除了日记,冠名传世的还有随笔《断肠亭杂稿》、诗集《断肠亭吟草》等著作。

日乘即日记的别称,语出南宋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黄鲁直有日记谓家乘,至宜州犹不辍书。据说这是中国最早见诸记载的私人日记。荷风文青时代就开始写日记,彼时沉迷汉诗汉文,对幕末学者成岛柳北汉文笔体写成的《航西日乘》倾慕不已,精心抄录并刻意借鉴模仿。

永井荷风1879年生于东京,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名门之后,外祖父是幕末名儒鹫津毅堂,家学渊源深厚,其父久一郎是明治高官,以汉诗名重一时。但生在冠缨望族却天生反骨,对仕途功名无动于衷,选择的是与主流社会常识背道而驰的跌宕人生:年少即沉溺江户曲艺文学和花柳世界,学业荒废到学籍被除,大学也落榜。功名无望,家里私费送他出洋学实业。他去国离家,如鱼得水,正好自我放养,在狂读法兰西文学和体验放荡三昧中修炼文学才情,乐不思蜀,直到严父以断其粮草挟迫才不得已饮恨归朝。明治时代,渡洋留学是精英必由之路,却都是肩负国家重托的公派生,如前辈夏目漱石、森鸥外。纯粹为当文学家而自费留洋者唯荷风而已。收在文本中的《西游日记抄》是他浪迹欧美的实录,如泣如诉,也是我以青


春赌文学的作家养成特殊教科书。 随着《美国物语》《新归朝者日记》等一系列开一代文学风气之先的作品的发表,归国未久的荷风一跃而成文坛宠儿。受到西方正统文化洗礼,他以新归朝者的姿态,看到当时的日本与其西洋社会理想相背离,从政府到民间,充满伪善与浮躁;从城建到文化,处处是对西方文化浅薄的模仿,对旧有文物滥加破坏,愤激之余,大加冷嘲热讽。

1910年,幸德秋水等十二名社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被明治政府以阴谋行刺天皇的罪名被处极刑,给予荷风当头棒喝,他写道:现在虽云时代变革,不过只是外观罢了。若以合理的眼光看破其外皮,则武断政治精神与百年前毫无所异。从此选择保全性命于乱世的韬光养晦哲学,耽于官能式享乐,木屐曳杖,游走在先哲墓地和青楼北里之间,追寻往昔流风余绪,以研究浮世绘等江户艺术来寻求慰藉。 (三)

此日移居麻布。母亲偕下女前来帮忙。麻布新筑之家外墙遍涂油漆,乍看有如办公楼,遂命为偏奇馆矣。

1919年,荷风卖掉永井家大宅邸,连同父亲留下的家什与和汉典籍、古董字画,另购新居。一年后的5月迁入位于东京麻布上流住宅区新居,独门独院的木造小洋楼,外墙涂淡蓝色油漆,荷风以汉文谐音名之偏奇馆,不无孤高奇崛的自矜。

偏奇馆是荷风贯彻独立主义、孤立主义、艺术第一人生价值观的实践基地和文学舞台,已赫然进入日本文学史。在此间俯仰天地、呼吸晨昏超四分之一世纪,诸多名作如《雨潇潇》《断肠亭日乘》大多在这里写成。原址在今东京港区麻布六本木一丁目,寸土寸金之地,我一度慕名前往观瞻,惜乎影迹全无,四周见缝插针呆立着平板方正的写字楼,唯空地上立一偏奇馆迹石碑,算是对前来朝圣者的告慰。

卜宅麻溪七值秋,霜余老树拥西楼,笑吾十日间中课,扫叶曝书还晒裘。 荷风自笔诗配画《卜居偏奇馆图》隐逸气息十足:从时代的险恶激流中抽身隐遁栖身一隅,读书扫叶、莳花种草,静观瞬息万变的时代喧嚣,洞察世道人心之机微。举凡天候、家事、来客、外出、交友、女性纠葛,街巷传闻,世相风俗、读书写作、时局批判等一一记在日记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57c5b06770bf78a642954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