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的感受

2022-09-07 02:1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诗的感受》,欢迎阅读!
感受

读诗的感受

读诗的感受读诗的感受 小人不才,经过了 n 多年对古的 研究 我也渐渐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以下两点就是我的结论 v 如有雷同纯属 巧合:

一、不幸的诗人 在众多的古诗人中,一般分有两种坎坷人生,一种在官场中摸 爬滚打却惨糟 毒手 ,而另外一种就更惨了,多年应试不中,虽有能 力却不能为国效力。



譬如杜甫就是前者了。 其实大多数唐朝诗人都是如此 他们从小 家贫如洗,没有钱读书,也没钱买书,只好向别人借书读或偷听别人 上课;从小刻苦努力,尊敬师长,而又孝顺懂事,如此等等。长大后 在朝中做官,敢直言进谏,上书皇帝,忠心为国,但同时也得罪了不 少权贵,招来奸人陷害,不幸被贬。经过了很多事之后,看透了官场 的昏暗与腐败,决定辞官归隐山林,过起闲适的生活。或四处游荡交 友对诗,偶尔思念家人, 写写家书。其实想来, 如果那时有部手机, 有部电脑是件多幸福的事啊!按几个数字就能报个平安,上一下 qq 就能广交好友了。何必千山万水地跑呢?

但像孟浩然一样的一群人,经历的就又不一样了。从小发奋读 书,为的就是长大后好报效祖国, 可是天不遂人愿, 常常是应试不中, 失意而归,最后得病而死,抱憾终生。真是可叹啊!问我,他们为什 么会如此,我只能说,他们生错了年代呗。 如果他们是生在 21 世纪, 生活水平


好,教育条件好, 自然就不愁无可报效祖国了!可话又说回 来了,如果真成了祖国的花朵, 他们还会不会刻苦努力哪?这是个问 题。

二、丰富的诗情 只要读过几首诗的人就不难发现,原来每首诗的写法和内容都 是百变不离其宗啊。写法一般是什么借景抒情 p 借物言志 p 物喻 人等等;内容都是以写景为主,或以叙事为主。但是每一首诗尽管是 一样的内容,不过表达的感情那可就不一样了。

就拿 来说吧。 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 但愿人长久, 里共婵娟。 苏轼用她来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对弟弟的怀念,对 美好生活的愿望。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 门关。 李白则用她表现了塞外的冷清及对征戍战士与家属的同情。 而张九龄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乡思。 用月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的无限深情。怎么样?是不是每一种 都给了你不一样的感觉啊?

除了这种离别愁绪外,还有更多积极向上的诗句,如: 沉舟侧 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等等等。也有像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汉青 一样视死如归的 慷慨诗句,更是惹人热血沸腾!

这就是文人在寂寞中感悟人生,在离别中聆听真情,在逆境中 从新爬起,在

以上就是我的读诗心得。别见笑,虽然幼稚,可都是我的真实 感受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5ebef3a56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