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书香诗化孩子的心灵

2022-11-08 14:1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用书香诗化孩子的心灵》,欢迎阅读!
诗化,书香,心灵,孩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用书香诗化孩子的心灵

作者:马翠梅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第20

摘要:让学生在书香的熏陶下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引领,让书香文化犹如春雨点点,在学生的心田中开出美丽的花朵,让缕缕芳香溢满心房。语文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的进步和发展,使学生快乐地阅读,从广泛的读物中学习知识,增长见闻,最大限度发挥阅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书香;诗化心灵

腹满诗书气自华,腹满诗书吾自雅。由此可见,书籍是塑造一个人健全的人格、丰富的涵养、优雅的气质的关键所在。书籍作为校园风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用书香陶冶孩子的情操,用书香诗化孩子的心灵,已经成为所有教师的共识。为了使学生能够喜爱读书,享受读书的快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新的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如何运用新理念改进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了许多教师研究的新课题。

纵观其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由于网络资源和电视媒体、娱乐场所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学生的阅读量普遍较少,没有广泛地接触语言材料,才是语文课长期高耗低能的症结所在。所以,我们不仅要研究教材的教法、学法,更要研究如何拓展运用。新课标对每个年级段的阅读量都有规定,关键就要看我们如何落实了。我认为,不仅要重视课内培养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还要重视课外延伸。

如何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书香成为传承人类文明,满足学生求知、开智、立德、审美的重要途径呢? 一、有效指导阅读方法

真正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能保证阅读的效果,方法得当,阅读的效果才会明显。所以,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还应重视对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学法指导。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又可以把略读分为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切忌拔苗助长。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好雨润物细无声,书香沁心益成长。日久天长,书籍文化必将以其特殊的魅力,润泽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涵养学生性情。

在此基础上,还要打通课内外的阅读联系衔接,是以课本内容为基点向课外延伸的阅读。其具体方法是:运用课内学一篇,课外带几篇的方法,学一篇带动阅读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向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选》……这样以一化十、以十化百的做法,可以打通学生由课内通向课外的渠道,使学生走出狭小的教材阅读圈,徜徉于广阔的文艺术殿堂。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1.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 2.课外阅读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3.关注学生阅读心理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的指导阅读方法。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营造阅读氛围。

学生活泼好动,很喜欢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经常围绕课内外阅读开展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以促进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1、要求学生每天要花半小时看看书,记记摘记或写写读后感。课前5分钟,把说话训练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目的是慢慢培养学生每天看书的好习惯;

2、课前5分钟把说话训练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这项热身运动最适合中低年级,孩子们最感兴趣。让他们把看过的书介绍给大家,形式可以多样,讲故事,猜谜语,出题目等。 三、把好书籍的选择关

我们提倡的课外阅读,绝不是放羊式的阅读,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年龄等原因,许多学生在书籍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而,在读物的选择上,首先应该是内容健康,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其次要求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年龄和知识水平,选择不同类型的书籍让学生自由选择。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学生年龄较小,阅历不深,原有的知识也不太多,所以课外书的选择上有一定的盲目性,这样就要求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和需求,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书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课外阅读指导。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哪些读物推荐给学生呢?一是提倡多读经典作品,完善学生人格,丰富学生文化底蕴,让学生在这种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中成长。二是提倡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的普及读物,作为吸收新知识和涉猎新领域方面最有优势的小学生,必然不能在社会科学这一领域留有空白。三是提供阅读自然、科普、科幻读物,通过大量新鲜的科学知识,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开学生心灵的科学之窗,激起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四是提倡阅读时文佳作。这些读物,有的接近生活,有的可以学生开阔视野,有的能引起学生关注社会及自身周围存在的一些现象,以便其能正确对待这些现象,把握自己。五是提倡阅读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进一步充实阅读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得到程度不同的迁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比较能力。六是提倡阅读与家乡相关的资料,使学生了解了家乡,加深对家乡的热爱。

孩子童年期的阅读主要是以培养兴趣为主,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为主。而不是为了硬性的使孩子能够背多少书,掌握多少字词。小学阶段的孩子在学校里已经有了一大堆老师布置的阅读背诵任务了,教师更应该从兴趣这个角度去培养孩子,切莫太过功利化。这个时候如果能够真正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应该及时了解新书出版动态,经常逛书店或者上网搜索,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向学生介绍必读的书目,将优秀的书籍推荐给学生。在体裁上要求广泛,贯穿古今,跨越中西。如:《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名侦探柯南》,以及儿童版的四大名著等。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教师在组织课内外阅读时,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阅读的环境,训练良好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让浓浓书香伴随学生成长,长此以往,定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相辅相成的,重视课内阅读而忽视了课外阅读,学生的知识面就变得狭窄。只有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在书海中徜徉,让书香在他们的心园里流芳。 参考文献

[1]张绍青《拓展阅读新思路》2006年发表在中国教师报 [2]杨翠《让学生富有个性地阅读》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二期 [3]语文课程标准》 [4]中国教育 [5]诗化孩子的心灵

(作者单位:甘肃省广河县何家铺小学73130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61981a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