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与助人

2022-03-20 06:16: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助与助人》,欢迎阅读!
助人,自助

自助与助人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无数次的抉择,当你身处困境之时,当你发现有人与你同样需要帮助之时,你是该选择助人还是自助?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我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盲人与瘫子相遇后,盲人背着瘫子走路,瘫子为盲人指路,他们相互帮助各得其所。有人也许会说,他们当然会选择助人了,因为此时助人即自助。这个道理是十分明显的。然而,生活中许多抉择并不如此简单。

我曾看过一则故事:一个人迷失在了雪山里,这时,他发现了一个昏迷不醒的人,于是他背起了那个人,并在他的帮助下走出了雪山。

故事的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的。但如果那个人只顾自己,结果都死在了雪山上,不知大家又作何感想呢?那个人在救他人之时,自然不会预见到最后的结局,他靠的只是心灵的选择。实际上,许多人现在之所以是自私,就是因为太过于注重结局,而忽略了心灵的呼唤。如果知道了好人定有好报,如果知道了助人等于自助,谁不会去做好人,去帮助他人呢?

然而,我们实际上却往往在掂量着盈亏的法码来衡量心灵的天平。最后才发现天道常变易,人算不如天算,抱怨自己当初为何没对人施以援助之手。

有些人认为助人只是一场赌博,这是完全错误的。鲁肃在接济周瑜粮食时,怎会料到有朝一日,他会变成东吴的大都督呢?漂母在给韩信一碗饭时,怎会知道他日后会成为大将军呢?鲍叔在帮助管仲之时,恐怕也没想过什么回报吧。他们帮助那些他们认为应当帮助的人,完全是出于内心的呼唤,是人性的闪光,得到的善报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

贝多芬称自己除了有一颗仁慈的心之外,没有什么不平常之处。是啊,一个伟大的人,不在于他是否靠思想或强力而称雄,而在于他是否有一个高尚的人格,一颗传递仁慈的心,而助人为乐便是他最直接的表现。

当然,如果我们真的无法摆脱利益的枷锁,不妨去信奉一句话吧:助人即自助。请虔诚地去相信这句话,相信你助人的选择没有错,相信你会得到上天的眷顾,得到你需要的快乐。 朋友,当你再次遇到困境和困境中的人时,相信你自然会以一个新的理念,来指导你的行动。 助人者善,自助者明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斗转星移,历史的车轮从废墟上辗过,从愚昧上辗过,势不可当地迈入了繁荣、文明的社会。站在历史新的高度上,我们可以说:助人者善,自助者明。

助人,是道德的种子,是充满人情味的社会温情,是对他人的同情、注意和给予,是人的德性、良知和教养的体现,是社会稳定的人性基础。齐国为什么会遭到沦丧的恶运?那是因为“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失学儿童能重返校园?那是因为人人都伸出温暖之手帮助他们啊。没有汉中三杰,哪来刘帮称帝?!没有吴蜀联盟,何来三分天下?!没有多国合作,哪来基因工程的开展?!没有华夏子孙的能力合作,哪来抗非典的胜利?!可见,“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因此,助人者善!

当然,在强调助人的同时,我们也不忽视了自助。得到太多成功的人大多会失掉谨慎,得到太多溺爱的人大多会自满浮躁,得到太多平静的人大多会失掉戒心;同样,得到别人太多帮助的会会失去自主。一位著名的作家说过:“你知道,你爱惜,花儿努力地开;你不知,你厌恶,花儿努力地开。”不管人对花的态度如何,花儿都会努力开放。难道得不到人的喜爱和欣赏,花儿就得学会顾影自怜,就要放弃最初的理想吗?当然不是。其实,花就是人的缩影。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学会了自助,我们就可以像花儿一样绽放美丽。因此,我坚信,自助者明!


助人与自助是当今社会对人们以及人们对自身基本要求的浓缩。助人的同时自助,自助也会助人。两个在森林里迷路多天的年轻人碰上一位中暑的老人,在是否要搭救老人的问题上,两人产生了冲突,最后平分仅剩下一壶水,两人分道扬镳了。搭救老人的那个人最终被老人带出了森林,正是那半壶水救了两个人的命,因为那老人是守林人。而那个自私的人却终于没有走出森林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帮助他人的同时,往往也在不知不觉当中帮助了自己。爱默生也用不同的笔墨为我们讲述了同样的道理:真诚助人者本身必将得助,此乃生命中最动人的回报。从做学问上来说,世上没有人满腹经纶到不需要他人帮助的境界,也没有人才疏学浅到对他人毫无益处的悲惨境地。能够要求帮助与慷慨地付予,乃是人的天性。美国南部有个很大方的农民,他把自己辛苦研制出的优良南瓜品种种子分文不取地分发给他的邻居们。邻居们都很诧异,暗地里嘲笑他是个大傻瓜。其实,他的邻居不知道,如果他不把优良的南瓜品种种子分给邻居,蜜蜂就会把邻居家差的花粉传到他的南瓜地里,这样一来,南瓜还有优良与平常之分吗?可见,他不但不傻,而且很聪明。这样利人利己的事,何乐而不为呢?助人,让我们得到关爱;自助,让我们学会坚强。助人与自助,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无论事物如何演变,事情如何发展,助人者善,自助者明。千言万语道不尽,让我们汇成一首小诗:一小水滴/一粒细沙/汇成江海/形成大地 一点帮助/句爱语/能将人世/化成天堂!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把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作了最好的诠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清华大学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列入了校训,并以之为鞭,鞭策了无数的清华学子自强不息、奋斗不息。助人为乐与自助自强是我们的左手和右手,明智的我们应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奉献与索取是一对矛盾,一心索取的人,贪欲永远得不到满足,再者,没有别人的奉献,自己又能索取什么?奉献是无偿的付出,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是“我为人人”。奉献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热情,甚至是无价的生命。因为奉献,社会才繁荣昌盛,历史才奔腾前进。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情愿化作蜡烛法拉弟,以及许许多多像居里夫人一样愿作春蚕的人们,默默无闻地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丝一线。正是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的奉献,才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主权国家不能没有缰界,然而,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是没有界限的,为了医治更多的苦难百姓,神医华陀宁死也不作曹操的私人医生而失去救助更多苦难百姓的机会,他用宝贵的生命把奉献的博大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而远渡重洋毅然抗日的白求恩大夫,更是把博大演绎到极致。

一个人有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是可嘉可敬的,然而,若一个人连自己都养不起,谈何助人?所以,独立自主,自助自强不容置疑。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只做孩子,也没有哪一个人永远站在别人的屋檐下。离开父母的港湾,只身踏上手业的征程,生活的旅途是一张没有退路、不加保险的单程车票,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航行,悲壮多于湿情,险阻多于顺达。没有自主意识,没有自主能力,随波逐波,任其飘泊,最尽会浪涛所淹没,犹如孤弱的南唐后主李煜,被浩浩荡的北宋大国蹂躏于铁蹄之下。一人如此,一国同样如此。在对外开放为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的同时,同样不可缺少独立自主、自立更生的能力。自立决不乞求,决不到处伸手。自立并不等于一味地排斥外援,而是互相帮助下的独立自强。而助人奉献也不意味着否定个人的正当需求,而是自助基础上的一种强强联合。朋友们,自助自强是我们的右手,助人为乐是我们的左手。请用我们的右手拍拍我们的左手,再用我们的左手拍拍我们的的右手,那将会拍出世界上最真实、最幸福的掌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625062fcfc789eb172dc82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