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的意思

2023-02-25 14:0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的意思》,欢迎阅读!
南岳,凤皇,竹根,徘徊,意思

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的意思

“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出自汉朝诗人刘桢的作品《赠从弟·皇集南岳》,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 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 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 【翻译】 凤凰在南岳集结,他们在枯败的竹林处徘徊不前。我的心不气馁,奋力的展翅凌驾于高空之上。我岂能不常常刻苦学习努力练习,我把和黄雀为伍当作耻辱。什么时候才有杰出人物的降临,就要等到我面见君主! 【赏析】 第三首咏的是“凤凰”。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说文》,生长在南方“丹穴山”中。《大戴礼记》说它是“羽虫”之“长”,所以栖、食也与凡鸟不同:“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诗经·大雅·卷阿》郑玄笺)。这就是此诗开头所说的“凤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之意。诗人之歌咏凤凰,不仅因为它有此神奇的习性,更瞩意于它那绝世高蹈的怀抱:“于心有不厌(足),奋翅凌紫氛。”——它根本鄙弃“鸟为食亡”之俗,不满足于“竹实”之食,而要奋展巨翼,掠过九霄的紫霞,高远地飞翔。后一句以凤凰凌空“奋翅”的动态形象,表现它绝世超俗的高远之志,运笔劲健,富于阳刚之美。读过庄子《逍遥游》和宋玉《对楚王问》的人都记得,当鹍鹏、凤凰“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际,“学鸠”、鷃鸟之辈曾以其井蛙之见,对它们加以无知的嘲问。宋玉因此有“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之语,将这类斗筲之辈一

1


笔骂倒。诗人大约正有感于此,所以接着两句便借凤凰之口,对无知之辈的嘲问,作出了声震云天的回答:“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意思是说:正是为了不与世俗之辈同流合污,我才不避勤苦、投入搏击风云的斗争生涯的呵!诗人仰望云空、激动不已,不禁又悠然神往地追问一句:“那么,你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凤凰的回答干脆利落:“将须圣明君”——到了明君临世的时候,我就将万里来归!这四句抒写凤凰之志,诗人将其置于“奋翅凌紫氛”之后,便造出了一种高天传音的雄奇境界。绝世高蹈的凤鸟,正凌空远去,万里云天却还隆隆地回荡着它那高傲的鸣叫,这壮怀是书写在高天白云之上的。 陈祚明评论刘桢的诗,用了“翠峰插空,高云曳壁”的精妙比喻《采菽堂古诗选》《赠从弟三首》确实当得起这样的赞美。作为咏物诗,这三首对苹藻、松柏、凤凰虽然着笔不多,却都是画龙点睛,使它们个个风骨棱然。这正是诗人自身高洁之性、坚贞之节、远大怀抱的写照。倘若他自身没有这种“挺挺自持”的气骨,又何能将这类无情之物铸造得如此“高风跨俗”、富有生气!诗人运笔也摇曳多姿、富于变化:咏苹藻,则映衬抑扬、着色清淡,正适宜表现它的淡泊高洁之性;赞松柏,则辞气壮盛、笔力遒劲,正可与它的抗风傲霜之节并驱;歌凤凰,则笔势宕跌,飘逸多姿,正显现了凤凰奋翅高举的远大志向和潇洒身影。仅从咏物这一点看,它们继承了屈原《橘颂》的创作经验,又表现了张戒所说“咏物之工,卓然天成”《岁寒堂诗话》)的妙处。 但从诗人之本意来说,作此三诗,“本不期于咏物”,而在“赠”人。赠人之作,自汉末蔚然成风,但大多抒写朋友往还之事、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635a2044a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