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课后随笔

2022-12-06 10:3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课《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课后随笔》,欢迎阅读!
语文课,课后,北京,反思,随笔

小学语文课《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课后随笔



公开课《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是一篇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散文。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勾起读者对年味的向往,对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的留恋。 针对本课授后的教学实际,我作出如下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能贴近学生生活,注重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因为在讲授本节课时,我们的新年刚刚结束不久,学生对自己及家乡狗年的习俗还记忆犹新,所以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这样的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学习的兴趣,通过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还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留意生活的良好习惯。2本课教学设计采用列图表的形式合理流畅,能全面把握教材。学生不仅理清了文章的脉络顺序,还一目了然的辨析出作者的写作方法。3、注重课本和阅读衔接的联系。将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和梁实秋的《过年》、斯妤的《除夕》作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不同区域不同的年文化、年习俗及不同阶段的人物心理。4、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语言很有特色。在本节课上。我放开手引导学生却感悟老舍淳朴、风趣、通俗的语言。达到学生积累语言的目的。

但是,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一节课,也有以下不足:1、在教学中,我努力地想让孩子们多说一点,把课堂还给他们,却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今后的授课中,我应该学会更好的把握教材,做到收放自如。2、指导学生整理资料不到位,学生课前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他们还没有学会处理资料,不知道可以去除一些关系不太紧密的内容,从一大堆资料中提炼一些有用的精华资料。因此,我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耐心地培养学生,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3、对于生字的教学环节,我忽略了。问题即课题,立足于教学实际的研究必将有利的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642051406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c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