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税“收入”口径有差异,小心被查!(老会计人的经验)

2023-04-05 22:4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两税“收入”口径有差异,小心被查!(老会计人的经验)》,欢迎阅读!
两税,口径,差异,小心,收入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两税“收入”口径有差异,小心被查!(老会计人的经验)

一般情况下,增值税计税依据与企业所得税收入口径是基本一致的,如一般性的货物销售。特殊情况下会有较大差异,如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建筑服务涉及的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等。本案例属于一般性的货物销售,增值税计税依据却与企业所得税收入口径有较大差异,风控部门据此发出预警信息。

本案例提醒纳税人:要注意自我检查增值税应税收入与企业所得税收入申报情况,一旦出现明显差异就应分析原因,如属少计收入、少申报缴纳了企业所得税或增值税,应予以纠正,以免留下隐患。 发现疑点

S省国税局风控中心在比对YJ发电有限公司201220132014三个年度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后发现,该公司每个年度申报的增值税应税收入比同期企业所得税申报收入要大数千万元,差额占比约2.2%,由于风险等级较高,省局风控中心将预警信息推送到J公司主管税务机关Y市国税局,Y市国税局要求稽查局立案进行检查。 调查原因

经调查,检查组弄清了增值税应税收入比同期企业所得税申报收入差别较大的原因。

原来,几年前,J公司根据政府要求吸收合并了一家濒临破产的老国有发电厂。根据相关协议,J公司在接收该企业资产的同时,对职工进行了安置,并承担了较大的安置费用支出。由于J公司吸收合并老国有发电厂本质上是一项“政治”任务,所以,为平衡J公司利益,政府出台文件,以临时电价补贴,即J公司上网电价每度提高0.01元的形式给J公司补偿。

每个月,该公司售电时,按照电价全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含0.01元临时电价补贴的价格)计入主营业务收入,计提销项税额(单位:万元,下同) 借:应收账款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当月底,该公司按照发电量计算出临时电价补贴金额,以负数形式直接冲减主营业务收入,账务处理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2.2 贷:主营业务收入-2.2

这样的会计处理导致了增值税应税收入与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一致,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时,该单位未进行纳税调整。 涉税分析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一)销售货物收入……”。J公司取得的临时电价补贴为实际售电从国家电网公司取得的价款,属于收入,应计入收入总额。

那么,取得的临时电价补贴收入是不是属于不征税收入呢?关于不征税收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明确要求要符合三个条件: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J公司向电网企业收取的电价补贴,是政府特批的一个销售价格政策,并非来自政府,本质是企业售电取得的收入,不是不征税收入,更不是免税收入,所以,不计入当期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是不正确的。 结案处理

该公司收取临时电价补贴冲减收入的行为违反了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少计了三个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少缴了企业所得税。最终企业补缴了税款,加收了滞纳金并被处以少缴税款50%的罚款。

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财务人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人际沟通,实务经验,excel等等等等,都要学,都要积累。要正确看待考证,证考出来,可以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但是绝对不是说有了证,就有了一切。有证书知识比别人多了一个选择。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69d5e7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