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朝古都——洛阳

2022-08-08 17:15: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十三朝古都——洛阳》,欢迎阅读!
洛阳,古都,十三

十三朝古都一洛阳

秦为胜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 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 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洛阳市地处九州腹地,河南省西部, 东经112 ° 16' 112 ° 37',北纬34 ° 32'34° 45',位于中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交界带, 欧亚大陆桥东段,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 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

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区面积占

45.51%,丘陵面

积占40.73%,平原面积占13.8%。境内东北部为伊洛河平原,其余大部属豫西山区。周围有 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 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 铁滦河、涧河、瀍河等 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

洛阳市位于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具有春季多风、气候干旱,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 季晴和,日照充足,冬季干冷、雨雪稀少的显著特点。全年四季分明,热量、降水量随时间 分布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点。全年日照时数为 多冬少,春秋居中。

2141.6小时,各地差异不大,四季分布为夏

东邻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 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 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

造纸术、印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

刷术均诞生于此,道学发源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理学光大于此,自古就有

“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誉。又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 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被誉 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蜚声中外。

古代都城的选址必须考虑各种地理因素: 选择全国居中的地理位置,

①京都应建立在经济发达、富饶的地区,以维

以利政令四达,制内御外如

持统治集团的物质需要,如北宋定都开封,经济发达,又是锁控南北水路交通的咽喉重地; ②京都应

或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洛阳自古就被称为“天下之中”:③京都应选择凭险可守、易守难攻的自然条件,以使其不 为外力摧毁,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如西安据有潼关而易守难攻。历史上任何政权都城位置的 选择都不可能完全符合上述三方面条件,

而只能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 选择相对有利的地点,


所以都城的选定往往反映该时期总的形势。 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反之,都城一旦确定,也对整个国家政治、军事

就地理位置而言,洛阳适宜作国都。 洛阳西接关中盆地, 东连华北平原,自古就被称

为“天下之中”。若就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来说,从洛阳出发,北通幽、燕,西接秦、陇, 东达海、岱,南至江淮,距离大体相等。因此,以洛阳为都可以居中而摄天下。

洛阳的地形虽然不如西安,但是也比较险要,

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北面有黄河天

险加上邙山之固,南面群山连绵加上伊水环绕,在“冷兵器”时代,这都是天然的屏障、不 用修筑的“长城”。河南地区也是大平原,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粮食产量极为丰富,而且 地处中原的最中心,四通八达,交通最为便利,隋炀帝时修建了京杭大运河后交通就更加方 便了。

再次,就经济原因而言,洛阳所在的关东地区的经济条件要优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 安史之乱以前,关东地区已经成为全国最发达的农业地区。关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间接加强了洛阳地位的重要性。

东汉时,汉明帝派遣使臣班超出使西域,

打通了西汉时期荒废已久的丝绸之路,

且首次 即从东



将丝绸之路延伸打通到了欧洲, 到了当时的罗马帝国。 这是完整的丝绸之路的路线, 汉首都洛阳出发,最西端到达当时的欧洲罗马帝国。

的丝绸之路来到东汉, 在京师洛阳觐见了大汉皇帝。 这是历史上罗马和中国的首次交往。 上罗马帝国的时期和中国的东汉时期刚好在时间上的吻合:东汉( 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均在都城洛阳。

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动用百余万百姓,利用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隋唐 大运河。至此,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 唐大运河开通。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

海上,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

,南至余杭(今杭州)的隋 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 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

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

罗马帝国也首次派遣使臣顺着班超打通

25220)与西罗马帝国

(前30476)。而丝绸之路首次将罗马帝国和中国连结在了一起。此后的曹魏、西晋、北 魏及隋唐

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2014622日,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在内的 三大部分十段河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

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洛阳是中国重要的国际化旅游城市,截至 河两岸存有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 隋唐洛阳城遗址等六大都城遗址。

2015年,洛阳拥有四项世界文化遗产,沿洛 西周成周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 遗址、


洛阳市围绕“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山水洛阳”的城市品牌形象,整合旅游 产品,截 2011 年,洛阳有世界地质公园两家: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世界地质公 园,5A级景区五家,即龙门石窟,龙潭峡、白云山,老君山和鸡冠洞,

4A级景区16家。

市区及周边分布着周山、龙门山、小浪底、上清宫等四大森林公园和隋唐城遗址公园,伊、 洛、瀍、涧、黄五条河流纵横其间,长达 20 余公里的洛浦公园穿城而过。洛阳牡丹始植于 隋,盛于唐, 甲天下于宋, 雍容华贵, 国色天香, 已有 1500 多年的栽培史, 形成 9 大色系、 10 种花型、 1200 个品种。一年一度的牡丹文化节已经成为蜚声中外的国家级文化盛会, 跻身全国四大名会之一, 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为洛阳扩大对外开放、 展示城市 形象的重要平台。洛阳市被命名为“中国牡丹花都” 。

2016 12 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 规划的通知》 ,该《规划》将洛阳定位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自贸区也是中国(河 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三大片区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6ae523159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