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文言文翻译

2022-05-08 11:38: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范仲淹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范仲淹,文言文,翻译

范仲淹文言文翻译

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

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参考译文:

范仲淹,字希文。年幼时就有志向节操,师从戚同文学习。昼夜不停息,冬日里疲惫得厉害,用冷水浇脸;食物

不够,以至用稀粥充当食物,别人不能忍受,范仲淹却不觉得艰苦。

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以殊荐,为秘阁校理。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

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

注释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六部儒家经典。始见于《庄子--天运篇》。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这六部经典著作的全名依次为《诗经》《书经》(即《尚书》)《礼经》《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

参考译文:

考取进士,做广德军司理参军。因晏殊举荐,担任秘阁校理。范仲淹通晓《六经》,精通《易》学,求学的人大多向他求教,他手捧经典答疑解难,不知疲倦。

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

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注释: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晏,平静,安定。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表示"……的样子" 参考译文:

他曾经把自己的俸禄让出来,供养四方游学的读书人,以至儿子们要轮换穿一件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却安然处之。他激动地谈论天下大事,往往奋不顾身,当时士大夫矫正世风,严以律己,崇尚品德节操,就是从范仲淹倡导开始的。

召为右司谏。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报。乃请间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侧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振之,且禁民淫祀,奏蠲(juān)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救敝十事。

注释:

1)宫掖,是皇宫的意思。

2折役茶,茶农生产的茶叶有一部分以折税茶的形式代替租税缴纳官府外。就是用茶叶抵充租税的,这种上交的茶叶叫做折役茶。宋朝折役茶以外剩余的茶叶全数由官府所设的山场收买,不准自由出卖。

3)丁口:①户政名。即男女人口。清制,凡男子自十六至六十岁称丁,妇女称口,合称丁口。丁口既是统计人口的基本计量单位,亦是派征丁银、徭役的依据单位。②意为"",子在古代指儿女,所以丁口也代指子的意思。

4)丁盐钱:古代盐税的一种。由“蚕盐法”演变而来,主要推行于五代、两宋时期。每年向业蚕人户“预依”“蚕缫之用”盐,事后敛取蚕盐钱或由蚕盐钱“折变”为绸绢等物。

参考译文:

范仲淹被召回朝廷担任右司谏。这年发生严重的虫灾和旱灾,江、淮、京东灾情尤其严重。范仲淹请求派遣官员察看灾情,没有得到答复。就问皇上说:“宫廷里的人半天不吃饭,会怎么样呢?”皇上显出哀伤的样子,于是派遣范仲淹去安抚江、淮灾民。范仲淹所到之处开仓济民,并且禁止灾区百姓滥行祭祀,奏请免除庐州、舒州的折役茶,江东的丁口盐钱,并且逐条陈述救治政弊的十事。


元昊反,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明年正月,仲淹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于是羌汉之民,相踵归业。

参考译文:

元昊反叛时,范仲淹被升为户部郎中兼任延州知州。第二年正月,上奏请求修筑承平、永平等要塞,逐渐招回流亡百姓,羌族和汉族的百姓,都一个接一个地回来,重操旧业。

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自是始为汉用矣。

参考译文:

当初,元昊叛乱时,暗中诱使归附宋朝的羌人帮助自己。范仲淹到任后就奏请巡视边境,他以皇帝诏命的名义犒赏羌族各部,给他们订立条约,羌族各部都接受了诏命,自此开始为宋朝效力。

仲淹为将,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语人曰:“上用我至矣,事有先后,久安之弊,非朝夕可革也。帝再赐手诏又为之开天章阁,召二府条对,..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

注释:

手诏,皇帝亲笔写的命令。手诏不同于一般的文书,意义非凡。然而,后期帝王的手诏常由人代笔,..

因此出现了御笔手诏之说,手诏的珍贵性也有所降低。

参考译文:

范仲淹作将领,对前来归附的各部羌人,真诚接纳,信任不疑,因此西夏军队也不敢轻易侵犯他的辖区。皇上当时正决心实现天下太平,多次询问当前的大事,范仲淹对人说:“皇上对我信用至极,不过做事情总有先后,长期积累的弊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消除的。”皇上再次赐给亲笔诏书,范仲淹惶恐不安,退朝后给皇帝上奏十件事。皇上正信任范仲淹,全部采纳他的意见,凡应该立为法令的,都用诏书统一颁布下去。

初,仲淹以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士大夫持二人曲直,交指为朋党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而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覈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然更张无渐,规摹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会病甚,请颍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赠兵部尚书,谥文正。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 ..

注释:

“规摹” 规模 ②更张,改施弓弦,重新张设,比喻变更或改革。③阔大,形容知识、气度、性格等方面宽博。④改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⑤朋党,是指集团,派别,多为争夺权利、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

参考译文:

当初,范仲淹因触犯吕夷简,被放逐多年,士大夫各持一方见解,互相指责对方是朋党。等到吕夷简被罢官,朝廷召回范仲淹,依靠他来治理朝政,朝廷内外都希望他能建功立业。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减那些依靠权幸而被滥授官职的人,考核官吏,日夜谋划实现天下太平的策略。但是他的改革措施没有能够逐渐推行,改革涉及面太大,谈论此事的人都认为无法实行。等到按察使出巡,许多问题被检举弹劾,人人都对(范仲淹的改革)不满。恰逢范仲淹病情严重,请求调任颍州,还没到任就去世了,终年六十四岁。朝廷加赠他兵部尚书,谥号“文正”。起初,范仲淹生病时,仁宗皇帝常派人送药慰问,病逝后,仁宗皇帝嗟叹哀悼很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6db8d5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