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作文教学三步曲

2022-08-09 23:14:0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乡村小学作文教学三步曲》,欢迎阅读!
乡村,作文,小学,教学

乡村小学作文教学三步曲

贵州 遵义 余庆县小腮镇哨溪小学:曾令祥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科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多教师因忽略了一些重要环节而收之甚少,习作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厌倦的科目。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结合自己30余年的教学经验,本人总结出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三步法——积累·写作·评价。供同行借鉴、参考。 一、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以及常见的习作技巧、方法等。要使学生能真正进入写作状态,真真正正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来,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习作方面的积累。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学生如果不积累作文相关的知识、素材,是绝对写不出好文章的,因此只有积累了大量的习作素材和相关的习作知识、方法、技巧,才有可能写出高水平的文章。

1、重视习作知识、方法、技巧的积累

在习作指导课教学中注意各种文体常见的写作方法、技巧的传授和积累,帮助学生作深层次的理解、记忆,达到能灵活应用。这种积累极其重要的,一定要注意“实在”,要有“具体的典型的”习作范文作基础,绝不能搞空谈大论。如:本人在五年级习作指导教学课中, 结合教材中的《再见了,亲人》《将相和》《金色的鱼钩》等有关记人的课文帮助、指导学生进行写人方面的理论知识、技能的积累——写人,首先要对所写之人有明确的态度(褒或贬)其次,要把握好所写之人的特征、特点(某种值得颂扬的精神、品质、思想、道德情感或爱好、特长等);其三,写人离不开叙事,即写人一定要有具体的事例,也只有通过具体、生动事例的表述,才能将人物特征、特点表现出来;其四,在叙述具体事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失时机地抓住人物的一些具体细节(如外貌、语言、行为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写,尤其注意细节描写一定要能表现人物特征、特点,不能搞多此一举的、无目的的为写细节而细节;其五,写人一般两种方法:一件事写人和多件事写人(例举事例法)其六,写人要分清一个人和一组人,对于一组人,在人数不多的情况下,可采用逐一写的方法,如果人数较多,则应对这一组人进行分析,可按一定的关系进行分组把每组当一个人来写,还要在组中抽取典型代表性人物来具体写,达到以点代面之目的。但要注意不能平均使力,要有重点、详略之分。通过以上的积累,使学生掌握了写人方面的方法和技能,用于自己的写作,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2、在教学课文过程中积累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最好的习作范文,它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在教学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知识。“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和艺术效果,在背诵、朗读、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一定的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这些课后,就让学生学习用一件或几件难忘、快乐的具体事


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结果所有的学生均能够运用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进行写作,而且都能将自己的思乡情蕴含在具体的叙事中。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练笔的最好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在具体的写日记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做到:所叙的东西一定要具体而有具体的意义,杜绝无意义的写日记.比如:每组织学生搞完一次集体劳动或搞完一次主题班队活动后,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4、通过课外阅读来积累

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是积累的重要途径。因为课外读物涉及的知识、内容及写作方法是非常广泛的,可以集百家之长于一体。多读课外书既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陶冶其情操,又可以积累众多的写作知识、方法、技巧。 二、写作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学生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一瞬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老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在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作文的成功处或点进行精辟的小结,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习作的快乐,同时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自己写作的潜能;二是要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在习作中的不足或错误,并作出相应的理论、实践指导,使学生能一分为二地看到自己自己的习作水平,以勉今后习作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教给学生修改自己或他人习作的具体方法,使积累的习作理论和实际的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上三步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地进行。积累是为写作打


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即是丰富学生的习作理论知识;写作是积累的运用和实践,即是将理论用于实践进行检验;评价是对写作进行总结并对学生写作作进一步指导、提高,对积累的理论进行升华。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提升理论”的教学格局。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有力地助推学生习作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6e3051ecaaedd3383c4d3e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