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荣八耻心得体会(教师)

2022-08-09 23:14: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荣八耻心得体会(教师)》,欢迎阅读!
心得体会,教师,荣八耻

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作为一名德育课程教师,我认为要通过加强德育课程的建设来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下谈自己的四点认识:

一、要旗帜鲜明地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当前,因为高考应试的需要,一些地区和学校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学校德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另一方面,当前,中小学都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师们尝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将专题教育活动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中有许多是体现“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各种迷信活动”“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内容。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社会的实际、学生的实际进行荣辱观的专题教育活动。

许多中学生在遇到一些重大事件时能够表现出一定的爱国热情,但是他们的热情通常只是表现在一种情绪上,而对“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既在认识上有很大的误区,又很少落实到行动中。

三、坚持“三贴近”原则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

因此,德育课程落实荣辱观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四、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多元的评价标准

德育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需要有合理的评价标准。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评价都不应该只是试卷的考试分数。

最后,给家长提一点希望:荣辱观的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曾经一位教师对我说,一位学生对教育他的老师说:你明年还想签合同吗?不想干了你就说话。也许这个案例太典型,但它却折射出我们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反映出我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家长对德育课程表现出不屑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影响到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事实证明,家长的这种做法只能对孩子的健康发展起到消极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6e4340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6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