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022-07-12 08:35: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欢迎阅读!
灾害防治,地质,存在,当前,建议

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宁陕地处秦岭南麓,境内山高坡陡、沟深地薄,断裂构造发育,岩体强烈风化破碎,易滑地层分布广泛,地质环境相当相当脆弱,加之人类不规范的工程活动,极易发生地质灾害,每年都有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遇到雨水相对较丰

的年份,还常常造成大量的群死群伤和严重的财产损失,因此该县被省市有关部门列为全省 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地区。

根据2002年地质灾害区划调查资料,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82处,其中滑坡48, 不稳定斜坡30处,泥石流4条。直接威胁11967028人、5289间房屋、多处公路的安全,其中威30人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35处。城关、汤坪、梅子、四亩地、龙王等集镇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经过近几年来的强降水作用,又引发了许多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2007年的统计,全县列入各级防灾方案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76处。

我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崩塌三种类型。其特点一是隐患点多、分布广、 突发性强;二是形成灾害主要受强降雨作用、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三是山区突发地质

灾害极为发育,危害严重,防灾和救灾的难度大。四是到了汛期,受强降雨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频次、因灾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急剧增加。

2002年开始,先后完成了原宁陕小学后山滑坡的勘查和3#教学楼浅层滑坡的治理; 王家湾沟谷泥石流的勘查和治理可研报告;县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四亩地柿树 坪隐患点危险性评估;太山中学隐患点危险性评估。

二、存在的问题

在经历了200269”2003829”两次特大自然灾害之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汛防滑工作,狠抓了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全县防洪防滑应急能力大大提高。在肯定 成绩的同时,结合工作实践,本人觉得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近年乡镇换届、新手多,对防大汛抗大灾意识还有待加强;全县缺少从事地质工作的专业人员。 二是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有待夯实。实践证明,在当今条件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群众发动起来群测群防。自200269”以后,我县逐步建立了县一

乡(镇)一村一隐患点的群测群防网络,为年复一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实际运行中,监测责任人一般都是村组干部,而监测人都是从受威胁的农户中确定一至二

名比较精明的人来担任。由于群测群防纯属义务没有报酬,对于村组干部来说还比较好办,他毕竟还拿有一份工资,而部分监测人迫于生计要外出务工,不可能整个汛期都待在家里致 使监测任务落空。

三是防汛防滑资源共享问题。目前,防汛办建立了九处卫星雨量遥测点,气象部门计划建立14自动气象站,现已建成7个,其余的也将在主汛期前建成。这些雨情监测设施的


建成,对加强天气过程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将发挥重要作用,大大提升了我县防汛防滑工作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水平。但是这些资源分属防汛和气象部门,没有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发挥 应有的作用。

四是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有待加强。69“829”两次大灾使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的危 害性有了直观认识,防灾减灾意识得到空前提高。近几年相对平稳,没有出现特大灾害,部 分群众对灾害的创伤已开始淡忘,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发一次大灾要管几十年,灾害不可能 年年有,防灾减灾意识降低,违反三避一高”建房原则,在河边、沟口建房有所抬头。

五是汛情、雨情信息传递问题,每年汛期当有重要天气情况时,省、市有关部门都要传 真,而我们也分别向乡镇转发,同一内容的传真,乡镇要收两份以上,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 纸张,还使值班人员疲惫不堪。

三、对策建议

1建议设立气象资源共享平台,由县上出资编写通用软件,使气象、雨情资源共享,发挥应有作用。我们也将积极向省上争取地质灾害预警预报试点项目,进一步提升我县地质 灾害预警预报能力。

2、分清职责,夯实责任,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国土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通俗地讲国土部门的责任就是发现问题,指出问题,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建

议乡镇政府要切实负起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对于群测群防网络出现的线断网破问题要及时修 补。牢固树立群测群防,以预防为主,避让和治理相结合的理念,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 实处。

3、全面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根据我县实际,要把地质灾害危险性 评估制度从目前的公路建设、矿山企业、小水电开发拓展到各个领域,全面开展建设用地地 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4、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普及力度,努力提高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 救、互救能力。我县地处南北过渡带,特殊的地形地貌使之成为地质灾害高发区,普及地质

灾害防治知识将成为一项长期工作,我们要通过不懈努力使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得到极大提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建议编写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在每年的科技三下乡活动时免费发放,汛期时免费播放有关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教片。

5、加强汛情、雨情信息传递的管理,建议统一由防汛办向乡镇传递,其它部门不再发送。 6、建议总结完善乡自为战,预警到户”的成功经验。

7、建议计划、扶贫、民政、国土等部门联合制定扶贫搬迁规划,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农户逐步迁出危险区域,彻底消除隐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73aa1e9cb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7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