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陶澍巧对对联

2023-03-04 03:03: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少年陶澍巧对对联》,欢迎阅读!
对联,少年,陶澍巧

少年陶澍巧对对联

阅读天地 0622 1206



少年陶澍巧对对联

陶澍,清代嘉庆年间湖南安化县人,嘉庆七年(1802年)中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有“江南第一才子”之称,是近代湖南人才辈出的最早领军人物。

陶澍从小喜爱诗书,聪颖过人,被人称为“神童”。在他九岁那年的除夕之夜,他看见祖父在屋里屋外点了好多盏灯,便问祖父怎么回事。他的祖父特别疼爱这个聪明的小孙子,捋着胡须,笑吟吟地说出一个联句来回答他的提问:

除夕月无光,点数盏灯,替乾坤增色

陶澍没想到祖父会用联句来回答他 ,而且答得还这么妙。于是,他就动开了脑筋,正好这时更鼓响了,陶澍灵感一发,马上对出下联: 新春雷未动,擂三通鼓,代天地扬威

祖父听了孙子的联句,喜上眉梢,连声称赞 :“好句子” ,当即写下此联,命家人贴在门上,一时传为佳话。

陶澍13岁那年,有一天,一个开榨油坊的老板,上门请陶澍的父亲陶必铨写对子。不巧,陶必铨已外出,老板高兴而来,扫兴而归。榨油坊开业那天,这位老板只好请来当地几位秀才写对联。可这几位秀才搜肠刮肚,搔头挠腮,是对不出一副好联,便用“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常用联来搪塞。正当老板大失所望之时,传来一个童稚的声音“让我来试试!”看热闹的人一瞧,这人正是少年陶澍。

大家都不相信陶澍小小年纪,能写出什么好联来。只见陶澍铺平纸,搦笔沾,写出一联

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 油光似月,照亮万里乾坤

这上下两句,把“榨油”二字嵌于上下联首字中,这是嵌字联中的鹤顶格,又用夸张的手法,将手工榨油夸大为“星斗”、“乾坤”,气魄不凡,使围观的人十分惊讶,如非亲眼所见,不会相信这副佳联竟出自一个少年之手。 第二天,陶澍的父亲从外面归来,路过榨油坊,看了门联以后,惊叹写联人的口气不小,正想赞叹几句,不料榨坊老板兴冲冲跑上前来,一个劲地夸赞


陶先生儿子的对联写得好。陶必铨立即把话咽了下去,不但不夸,反而斥责道:“这是虚夸浮泛之词”。后来,陶澍在父亲严格教育下,终成大器。 陶澍神童之名数年内鹊起,也有人不以为然。当地刘大顺(陶澍义兄)家做寿酒。四位父辈都是文秀才,而其祖父既是文秀才,又是武秀才。席间,刘大胜的叔叔令陶澍与其同席。座中有八甲刘知县,为吹嘘主人门第之盛,便出一上联:

父子五人六秀才,数世间百姓万家,刘门为盛 陶澍略一思索,即应道:

山林千载一高士,藐天下八官九品,陶氏独尊。

刘家见陶澍口气不小,且藐视朝廷官员,刘大顺的四叔(排行最后,也称细叔)紧接着戏谑道:

笑小儿:眼前了了,大未必佳

谁知陶澍立即应声而对:

告细叔:铁中铮铮,终须成器

一时,四座皆惊,再无人出难题来测试陶澍的才学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74772b25022aaea988f0f6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