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发挥班训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作用.

2022-04-14 19:29: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略谈发挥班训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作用.》,欢迎阅读!
班集体,发挥,作用,建设,班训在

略谈发挥班训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作用



略谈发挥班训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作用

浙江师大附中 吕准能 321004

关键词:班集体建设 班训 沟通 理解 亲和 凝聚 成长 成熟 成材

内容提要: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本文主张班集体建设应以人为本,通过班训等方式来规范、陶冶学生,让班集体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通过用爱心、信心和耐心进行激励、唤醒、鼓舞,旨在建设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班集体,让每个人都获得进步和成功

当前各地正在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针对班级管理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笔者主张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例如采用班训形式,使学生养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信念,同时让每个成员最大限度地力争上游,学有所成,并最终形成和谐奋进的良好班风。

班级管理思路亟待革新

教育是关爱、是帮助;是为了保护、为了奠基。毫无疑问,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洋溢着诚信、亲密和希望,达成了认同与默契,那么这个班级必将是修身的净土、求学的乐园,成材的摇篮。

我们应该充分认清当代青少年的优势及不足,尤其是日益突出的独生子女问题,他(她)们个性凸现,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兴趣极为广泛,感觉敏锐,抱负远大;但肩负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深受过应试教育的折磨;况且又相对缺乏意志和毅力,有些涣散倾向,对自己认识不很明确,还普遍怕苦、怕赃、怕累,甚至喜欢夸夸其谈,好高骛远,缺乏实干精神。目前学生生理成熟早,但心理发展滞后;生理营养过剩而心理营养不足的如此现状,这给班级管理带来新挑战。

不少班主任感叹当今班级管理力不从心,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有:(1)部分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经验技巧比较欠缺,又不够耐心细致;(2)仍然迷恋独断的硬性管理,缺乏人情味,对学生的心理需求缺乏获得理解和疏导,反而进行压抑或漠然处之;(3)因方法失当却没有得到学生的呼应、理解直至产生反感及逆反心理,因而虽呕心沥血,用心良苦,不仅得不到报答反而受到报复,直至班级处于散慢状态,导致了教育异化。

诚然,现代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家长的内心弥漫着太多的困惑与矛盾,精神领域比较浮躁和压抑,日趋激烈的竞争下承载着比祖辈无法体验的心理积郁与苦闷。我们要大力突破传统套路,贴近实际,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应更主动和开放,相互宽容和接纳,寻求班级管理良性循环的生长点和突破口。为此首先确保师长特别是班主任要树立工作目标,统一思想,形成


共识,强调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则,尤其注重统率班级工作的灵魂——班训的落实。其次做到“爱”、“勤”、“新”和“活”,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大人要善解人意,顺其自然,还孩子以自由驰骋的时空,从强求孩子成“龙”(风)转变为先让孩子成人;从对孩子的行为监控到诱导其自主选择;从对孩子单纯的学习督促到启发其全面发展;从要求孩子过多接受到点拨其好奇探求。再次推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争取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实施“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法,班主任理当坦率真诚,言传身教,人与人之间形成亲近的契合互动,营造亲密无间的氛围,力求人尽其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时排除不良心理干扰,有的放矢地进行疏导沟通,特别注意后进生、特困生、问题生的动向,尽量解除心理疙瘩,形成“我能行”,“我还能做得更好”的积极心态。 建设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班集体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人际关系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即一个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具有崇高的社会目标、以亲社会的共同活动为中介、以民主平等与合作的人际关系为纽带并促进其成员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有高度凝聚力的共同体。现代班集体具有组织行为和社会心理的特征,其中组织特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共同的奋斗目标、明确的育人目的、坚强的领导核心、有序的组织机构、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集体舆论等方面。同时其成员具有基本一致的年龄、学习任务和教学条件,况且班集体的群体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主体性、内聚性、自制性、指令性、调节性和创造性等,因而可以达成班集体共同的奋斗目标,班训就是班级目标的凸现与浓缩。

班集体的优化需要坚持本着爱护人、相信人和培养人原则,通过情真意切的激励、出神入化的点拨、春风化雨的滋润、和蔼可亲的诱导,来寻求人的价值、发掘人的天赋、优化人的个性。班主任应立足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相互宽容、理解、信任,逐渐达到豁达和内省,化消沉为热烈,化沉闷为轻快,化烦躁为洒脱,用爱心去播种理想、净化心灵;用真情去唤醒智慧、激发力量。

为此我们要注意弘扬主体、尊重个性、共享学习机会;同时营造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氛围,树立合作中竞争的现代意识,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掘禀赋潜力;进而唤起大家的进取精神,群策群力,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主人翁责任感。学生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以人为本,以情为主,实现情理交融,高度重视人的因素,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形成群体价值观,构建班级文化场,追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总之,教育是一种关爱,一种期待;也是一种唤醒,去推动个体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它更是一种发现,帮助学生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超越。 发挥班训在班级集体合力形成中的作用

固然,教育需要激情,全身心地投入与无私奉献;教育需要诗意,洋溢浪漫主义情怀;教育需要机智,艺术性地进行不懈追求与持久探索。班风的优化,班级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需要经过长期内化意识和外化习惯的渲染与积淀,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奏效。我们尤其班主任要坚持素质教育导向,持之以恒,实行标本兼治,相信一定能够功到自然成。

众所周知,校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宗旨,蕴涵着对深刻和先进教育理念的追求与把握,并具有指导性、前瞻性、激励性和独特性,各个学校均制定了


相应的校训,例如清华大学的校训为“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浙江师大的校训是“勤奋 求实 文明 创新”;我校以“博学 慎思 求真 崇德”为校训,鼓舞了一代代莘莘学子,使人刻骨铭心。而班训是校训的具体化,许多班级在布置教室时,总要精心选取简练明了的语言,譬如“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全面发展 力争上游”、“自信 自尊 自律 自强”、“人生能有几回搏”、“敬 竞”、“全 活”、“团结 紧张 严肃 活泼”、“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等,以创造有利于学生愉悦、健康、积极的情境,让学生沉浸在宽容、真诚和进取的境界里,体验到期待、激励和启迪的情感,使智慧得到驱动,精神得到润泽,头脑得到充实,身心潜能进一步获得张扬,使之内化为自觉意识,并外化为自我控制和调节的正确行动,直至春华秋实,水到渠成。

班训具有时代性、纲要性、劝勉性、创造性、实践性等特点,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正确阐述,也是校训的诠释,更是特定的教风与学风的注解,学生言行的警示。和忠告,它从定势心理、认可心理和强化心理出发,指明了班级的努力方向与行动准则,构成了校园,教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训的地位作用决定了它的下列功能:导向功能、规范功能、激励功能和凝聚功能等,通过把班级目标与个人理想贯穿起来,最终产生深厚而持久的认同感、满足感和荣誉感,以振奋精神,争取卓越。

班训可以多层次、多时段、多形式地运用和阐发其内涵,并进行慎重其事地设计,诸如布置于教室正前方的显著部位,与国旗、班徽、班规相配套,与后面墙壁的锦旗、奖状相映衬,再加上两侧的名人名言字画及定期刊出的黑板报,还要每位同学挑选一句人生格言作为座右铭,甚至可在班刊、班志、全班集体照片中套用,由此时刻放在同学们心上加以勉励,构成了浓厚的育人氛围。 班训要精选而且独创,既要倾注社会、教师和家长的期望与导向,又集中代表全班同学的心声与夙愿,只有经过独立思考,集思广益,认真酝酿,若一经确认即作为准绳,并加以贯彻落实,才能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效果。因而平时班会、班刊和集体活动都要围绕和遵循这个核心,不仅让学生从中寻找承受学习生活的压力与考验的动力,更能促使去创造学习生活的品味与乐趣,在刚健有为的主旋律中不至于迷失自我,始终拥有坚定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在此应切忌形式主义和片面化或者生搬硬套、虎头蛇尾,否则会削弱班训的陶冶与鞭策作用。

班级管理的着力点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对此我们应该以创新、务实精神,利用班训去点拨和诱导学生,共建一个朝气蓬勃的班集体,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高惠所说的“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76f0b9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