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是什么意思

2023-04-13 11:05: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与是什么意思》,欢迎阅读!
意思,什么

与是什么意思

与的意思有好多,我们可以组词为:和、予、同、跟、比、向、随等。而“与”字还能够组成许多成语,大家快来学习一下吧! 和氏璧的“与”这个字就是这个含义,它表示名词与动词或形容词与名词的关系。例如: 《韩非子》有云:“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此之谓也。(作者:韩非子)他把所了解到的道理,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方式就是成语。成语在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闪耀着中华文化的智慧光芒。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与”字的含义吧!

秦惠王用商鞅施行变法后,日益强大起来,先后灭掉了魏、赵、楚、燕、齐等国家,实力大增。秦昭王即位时,派使者前往周朝廷求取玉玺。周天子用和氏璧(一块宝石级的美玉)做抵押,而秦昭王却不肯归还。和氏璧有两个名称:一是“蓝田美玉”一是“荆山之玉”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卞和,在荆山得一璞玉,献给楚厉王,厉王叫工匠剖开这块玉石,结果是石头。又叫来石匠,石匠也不能凿出玉器。厉王大怒,认为卞和欺骗了他,便砍去卞和的左脚。

“与”字在古代使用频率非常高,不论是老百姓还是官吏,都是要会写的。《史记》里面曾经提过:“夫与国平者,与民安乐也。”意思是说,只有跟国家和谐相处的人,才能够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财产不受侵害。“与民休息”则是《孟子》里面所提出的“保民而王”的观点。政治的目的不是征服别人,而是在于使被征服的人心悦诚服。这样一来,不管是谁当皇帝,都能够让自己的老百姓安居乐业。秦始



- 1 -


皇统一六国后,采取暴政,最终引发农民起义,导致国家覆灭。 据考证,甲骨文里“与”字就有“授予”的含义。“与民休息”中的“与”则有“赐予”的意思。从秦朝开始,“与”字多用于军事活动,如: [gPARAGRAPH3] ( you)人以甲,与之械,以伐其城”是指武器装备上的,“士皆垂头,握笔, .取甲于府”到了汉朝,“与”字的含义已经很明显,由原来的仅仅指武器装备上的,扩展到泛指各种事物,如:“公与之乘,战于修门之外”。再到后来“与”字更加丰富,凡是拥有,凭借某种条件得到的事物,都可以用“与”字表示,如“以兵与郑,知郑之不敢不听”,指的是“把武器装备给郑国”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7826c09bd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