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优秀教案,说课稿上课讲义

2022-03-20 22:17: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短歌行》优秀教案,说课稿上课讲义》,欢迎阅读!
短歌行,优秀教案,讲义,上课

《短歌行》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短歌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歌,本单元安排的是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短歌行》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作品。诗中抓住“忧”字来写诗人为什么“忧”,如何解“忧”,从而表达希望能够招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通过本课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鉴赏诗歌内容情感的方法,为以后学习诗歌及高考诗歌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渴望招纳贤才来建功立业的心情。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问题探究,学习运用比喻典故等修辞方式来表达感情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曹操的“忧”的内涵,体会诗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说学生

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现在已经完成了必修(一)的学习。学习了现代诗歌单元,有了一定的诗歌学习基础,初步掌握了读诗的基本方法,但是还未能形成系统的鉴赏诗歌学习方式。同时,本单元学习是高中第一次接触古代诗歌,诗歌语言上的障碍和时间上的跨度对他们来说都是学习上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讨,增强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三、说教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据此,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朗读法:让学生在朗读中自我感知课文内容及情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主旨。

2.讨论点拨法:从不同角度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解决疑问,把握诗文内涵,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当堂记忆诗歌。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及时总结,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理解诗歌。

四、说学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思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根据新课标,结合本文特点,我设计具体学法如下: 1.诵读法


采用形式多样的诵读方法:全班齐读,教师示范,学生默读,分组朗读等。 2. 勾画法

诗歌中字词理解,典故阐述等知识性内容,指导学生用勾画圈注法,明确知识点,落实诗歌理解。 3.讨论点拨法

从不同角度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解决疑问,把握诗文内涵。

五、说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大家熟知的刘备、诸葛亮、孙权、曹操等英雄豪杰。多少风流人物在这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又有多少盖世英雄在这里叱咤风云。但是作为三国鼎立中的代表人物——曹操却始终充满了争议性。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曹操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功过由人评说,今天,我们一同穿越历史,走近曹操,聆听《短歌行》,让我们看看,此时此地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形象。 2.介绍标题及曹操

总结学生所说出的关于曹操的知识,全面了解曹操,用多媒体展示,分别有军事方面、政治方面和文学方面,重点介绍文学方面的成就,并介绍“建安风骨”让学生初步感知曹操诗歌的整体风格。

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是根据歌唱时音节的长短的不同而区别的。长歌慷慨激烈、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短促、微吟低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学习本课,验证是否具有这些风格。 3.幻灯正字音后,齐读课文 4.结合注释翻译,初步感知情感

分组讨论:按照诗歌的组句形式,四句一韵,由八韵组成。全班分为八个小组,每组相互翻译指定的文句,找出本组指定的诗句中是否体现了“忧”,如果有,让学生指出如何体现;如果不单单是“忧”,也让学生进行自我探讨。 5.把握诗歌上节内容,探讨诗歌情感

明确重点诗句,探讨诗句手法以及情感内涵,采用小组自我答疑形式以及教师补充来推进课堂。采用分析手法和情感的形式来组织课堂。 例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手法:比喻。

情感:忧的是人生就像早上的露水一样的短暂、时光易逝,而自己功业未成。

6.上节问题设置:

1)萦绕在曹操心中的情感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 2“忧”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请把它们找出来?

明确: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3)在这一韵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典故表现了曹操怎样的情感,有何作用? 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

4)在诗歌的上节里,是否体现了建安风骨?诗人的“忧”是消极的吗? 7.上节小结:

文章语言准确、简练、明晰,文章表现有力,慷慨悲凉,符合建安风骨特征。 “忧”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在这里所表达的愁绪就是属于后者,应该得到恰当的历史评价。

8.幻灯出示诗歌背景材料。

9.继续推进下节文本研读,从诗歌内容和修辞上继续把握诗歌情感。 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手法:比喻。明月代指人才。 求贤不得的忧愁。 10.下节问题设置:

1)下节曹操还是在反复说什么内容?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当时天下人才是否被伯乐所用?文中哪句侧面反应出人才的现实生活状况?

3)曹操的“忧”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自己的理想:建功立业 11.总结诗歌

这首诗巧用典故和比兴的手法,是他当时渴求实现政治理想的一种曲折反映。

曹操“忧”的是人生短暂、人才未得和功业未就,都是为了表现他想统一天下的壮志。

曹操由宴飨宾客的极乐,油然生出人生苦短的感叹,然后自我排解、自我振作,希望能揽尽天下人才,完成统一天下的壮志。这种政治性的愿望完全熔铸在抒情艺术当中,以情理景完美统一的方式表现出来。 12.背诵诗歌

六、说作业

让同学们回去利用文字资料或者网络资源找出一首曹操慷慨激昂的诗歌来进行对比阅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786c78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e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