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第三范式》教学设计

2022-04-17 08:40: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微课《第三范式》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范式,教学设计

微课《第三范式》教学设计

一、课程的基本描述

微课程名称:第三范式 课程内容所属学科:工学 课程所属专业:计算机类 所属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

教材选用: 赖玲、李祥琴、胡秀 主编《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SQL server2012 中国水利水电

出版社, 2017 5

课程时长: 7 分钟 主讲人:胡秀 所在院校:荆楚理工学 所在院系:计算机工程学院

二、教学背景

本微课程“第三范式”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中的重点内容,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 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属于计算机及相关类本科专业基础教学的核心课程。

()课程的背景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 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与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 了解并掌握数据库知识已经成 各类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微课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部分:第三范式。

()本课程的特点 由于本课程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关系数据库原理的基本知识之后介绍的内容, 践性特别 强,因此本课程采用“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推导、演绎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课 程设计,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努力培养学生理解范式的定义, 具有利用关系规范化解决数据库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通过微课程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掌握第三范式。 (2)培养学生理解第三范式,利用关系规范化解决数据库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第三范式。 (二)教学难点 范式的分解。

五、教学方法及过程

采用“启发、推导、问题驱动、案例教学”的方法并结合“多媒体演绎” 进行课堂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问题,并通过问题引入教学内容。采用“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

导、演绎问题 --解决问题”的模式,通过范式的定义,讲授第三范式,分析关系模式中存 在的问题, 对关系进行规范化,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达到提高教 学效果的目的。

过程一、第三范式。


问题1 :关系模式 SDSNO,SN, SEX, DEPT, M是否属于第三范式 问题 2:分解成 3NF 模式的算法。

问题3:将关系模式SDSNO,SN, SEX, DEPT, M规范化为3NF,是否降低了数据冗余,

除了数据异常?

六、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手段,利用PPT展示范式的定义,讲授第三范式,分析关系模式中存在的问 题,对关系进行规范化, 由第二范式规范为第三范式,并在具体的实例中理解第三范式。通 过展示、分析,将第三范式通俗化、简单化、清晰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七、教学总结

围绕范式的定义, 讲授第三范式, 指出关系模式存在大量的数据冗余和数据异常问题的 原因,对第二范式分解、规范为第三范式;通过

PPt演绎具体的实例。

采用“启发、 推导、 问题驱动、 案例教学” 的方法并结合 “多媒体演绎” 进行课堂教学。 体使用“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推导、演绎问题 --解决问题”的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 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第三范式的理解、分析、描述的能力,利用关系规范 化解决关系数据库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78a4adb30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5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