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科院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3-01-30 11:5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工科院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欢迎阅读!
日语专业,教学改革,工科,院校,思考

关于工科院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作者:郭鸿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26

要:目前,很多工科院校都开设有日语专业,但是近年来日语专业的招生、就业形势都比较严峻。因此,工科院校的日语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也成了大势所趋。笔者以天津工业大学日语专业为例,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工科院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

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日语专业,其中包括很多工科院校。工科院校的日语专业如何充分利用所在大学的特色资源,构建课程体系,实施教学改革,从而发展成为具有工科背景特色的日语专业,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工科院校日语专业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开设日语专业的院校(包含二级学院及高职)共有418所,其中天津市开设日语专业的院校就有15所。几乎有外语学院的大学,都设置了日语专业,但是近年来工科院校的日语专业招生、就业形式却不容乐观。以我校日语专业为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脱离市场需求

在我校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过程中,一般都是根据课程标准统一进行设置。一、二年级的基础日语教学中,主要设置有基础日语、视听说、会话课等课程,课时安排方面,基础日语每8学时,视听说每周4学时,会话课每周2学时,二年级开始增加了泛读等课程。学生一周日语学习基本围绕这些课程展开。三、四年级,学生的课程是根据所选方向进行设置的,有商务日语和语言翻译两个方向。但是根据近几年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毕业后能够接触到商务日语,专门从事日语翻译的学生很少。且由于近年来智能翻译软件的发展,市场对于普通的日语翻译人才需求也变小了。因此,现在许多招聘单位都要求学生除了日语之外,具备相当的英语能力,同时还能具备一定的其他专业相关知识,如国际贸易等。因此,要求我们在设置课程体系时,不能脱离市场需求,并兼顾我校工科院校的背景。 2、教学模式传统单一

现在高校,一般都设有多媒体教室,外语教学楼设有语言实验室。但是,由于要在限定的课时之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在课堂上单方


面的传授知识点,单词、语法、课文等的单方面讲解,再配合课后练习加以巩固。在教学过程当中,师生互动较少,导致了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3、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同感不强

由于我校日语专业成立时间短,专业积累不足。在生源方面,我校日语专业每年招收2班,每班不超过30人。据调查,在每年招收的日语专业新生中,80%以上的学生高考时报考的第一志愿都是非日语专业。这就决定了学生进入日语专业学习时的心态和其他专业新生不一样,缺乏认同感。而且,其中很多学生进入专业后,努力学习的目的不是出于对专业的喜爱,而是为了使成绩绩点达到转专业的要求。同时,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日语是零基础开始学习,学习时感觉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些都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在现有状况下调动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 4、应用实践机会不足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于实践。所以,语言学习不能只是课本知识的传授,必须要在实践当中检验学习成果。现在的日语教学,仍是注重单词、语法、课文的讲解,而应用较少。如,视听说课每周只有4课时,基本只能做到视、听,而由外教教授的会话课,一、二年级每周只有2课时,即对于学生来讲,真正运用日语进行表达的机会每周就只有2课时。同时,我校日语专业也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没有实践的机会。 二、工科院校日语专业改革的建议 1、构建具有工科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工科院校的日语专业一般都是起步较晚,积淀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像其它学校的日语专业一样,把人才的培养目标局限在专业本身,不能单纯地把培养语言人才设定为目标。而应该借助工科院校的工科背景及相关专业优势,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突出的工科背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并构建课程体系。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保留日语听说读写等基础课程,增加会话课的课时,给学生多提供口语练習机会。同时,缩减与培养目标不匹配的课程,增加一些能和日语交叉融合的课程。如,我校计算机专业、国际经贸专业、管理专业,都可与日语专业结合,提高就业率。可以在三年级开始,聘请相关专业老师在日语系开展课程作为选修课,由学生根据将来就业意向进行选择。 2、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语言教学手段,多以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学生听讲为主。课堂的互动性差,教学效果不佳。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提倡鼓励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参加微课、慕课制作等方面的培训,将所学应用于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自主性,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做到课后学生有反馈、教师有反思,最终学生有所得,让学生真正学一行,爱一行 3、提供应用实践机会

要想培养具有扎实日语基础兼具突出工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如,开展多种形式的日语课外活动。如,由外教组织定期举办日语角,邀请其它大学的日本留学生来参加。还可以举办日语朗读比赛、配音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邀请兄弟院校的外教和留学生来指导、参与,以此来丰富日语学习的趣味性,给学生提供实际使用日语的机会。同时,应加强校企合作,与在津的日企建立密切合作伙伴关系。如,安排达到一定日语水平的学生到日企实习,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发现自己知识结构存在的不足,提高日语应用能力。同时,也可邀请在津的日企走进课堂做讲座,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当前日语专业就业形势、资讯等。 总之,必须要依托工科背景结合扎实的语言基础,同时优化教学模式、注重实践培训,才能使工科院校的日语专业实现长远的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市场需求的日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欣.应用型本科院校日语专业基础教学阶段教学改革的研究[J].科技风(科教论坛版),2020,(4.

[2] 王晓刚.应用型大学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35.

[3] 谷端捷.试论理工科背景综合院校日语专业建设——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为例[J].魅力中国,2016,(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7cbfd2b7d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9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