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曹禺

2023-03-29 06:0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怀念曹禺》,欢迎阅读!
曹禺,怀念

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巴金晚年患有帕金森氏症、慢性气管炎、高血压、恶性间皮细胞瘤等多种疾病,曾表示要求安乐死

巴金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名誉主席、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他一生勤奋写作,著作颇丰,即使进入耄耋之年仍能写出《随想录》这样的惊世之作。巴金年轻时只顾写作,身体并不太好,1927年他在法国患肺病后,天天到田畔河边散步,一年后就好了。回到祖国后,每年都要出去爬山锻炼,杭州的南高峰、北高峰都有他的足迹。进入老年后,他为了锻炼腿,每天早晨六点半起来,七点下楼在院子里先慢跑一圈,回来喝杯牛奶再出去散步。另外,他每天上楼写作,下楼活动,上楼睡觉,下楼吃饭,有意地多上下几次楼梯,以达到锻炼腿脚的目的。

1982年摔断左腿,后又患帕金森氏病住院治疗,但由于他有坚强的意志,积极锻炼,配合医生治疗,身体恢复得比一般老人快。时光如水,巴金是金。 真心真爱,深情深意。

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淌过崇山,流过峻岭,穿过峡谷,在这一刻停留了。巴金,多少人在呼唤这一名字,多少人在哀哭中国文坛的参天大树倒下了。 祖国永远在你身边

1927年,巴金以第一部小说《灭亡》,被人们认识以后,以自己的光和热,逐渐成为中国文坛的领军人。巴金的财富,是他26卷本的不朽著作和10卷本的精彩译著。巴金的财富,更是他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人格力量。

爱国主义,是巴金两大财富的重要基础。巴金12岁那年通读了《说岳全传》深深被岳飞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震动。上世纪90年代,巴金在众人的劝说下,到杭州休养。从来怕麻烦别人的他,有一天却提出了要求,想去拜谒岳坟。在文征明《满江红》词碑前,年过九十,平时说话吐字不太清楚的巴金,像小学生那样吟诵起这首词来,声音越来越清楚、亢: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1979年,巴金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巴黎。这是离别巴黎半个世纪后,巴金第一次再踏上这片土地。故地重游,对于任何人都会有很多感慨。然而,每天清晨,巴金静静地坐在窗前,眼前看到的不是巴黎的街景,而是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淮海路、杭州的西子湖、成都的双眼井,广州的乡村……他说:出了国境,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觉得有一双慈爱的眼睛关心地注视着我。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你始终摆脱不了祖国,祖国永远在你身边。 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

让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巴金的心里始终珍藏着这一美好愿望。

巴金出生于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仁爱的母亲,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他从母亲这里懂得了爱,懂得了宽容。巴金幼年另一位老师是轿夫老周。老周总跟他说:要好好地做人,对人要真实,不管别人待你怎样,自己总不要走错脚步。”“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成年后的巴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精神和力量,使瘦弱的老周在那样困苦的条件下,讲出这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仁义、道德、忠爱。而恰恰是这些,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为人之本。

巴金把他的爱,他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反帝、反封建、反压迫,呼求平等、自由、幸福,是巴金作品主要内容。在巴金许多文论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火一样的文字: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我的生活的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


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

小张、小吴,从农村来到巴老身边工作。转眼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的翟泰丰来探视,问巴老有什么要求?从来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的他,不假思索地提出:希望安排好小张、小吴的工作。

仁爱、忠诚、正义、自律,人道主义相伴巴金一生。

鉴赏

《怀念曹禺》是巴金最后的一片抒情散文,他在病榻上用颤抖的手写下了对这位戏剧大师无比的怀念之情。朴实的文字但却荡漾着无限的感伤,没有终点的追忆辐射在整篇文章之中。

无法释怀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在文章每一处,巴金先生相信曹禺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他永远活在读者的心中。第一次巴金先生接触曹禺先生是缘于《雷雨》手稿的审定,就是《雷雨》让这位文学大师深深地被曹禺的戏剧才华所吸引,从那以后两人经常互相探讨一些问题,成为至交。文章回忆了两人初次相识,一直走到现在的一些小事,点出了曹禺在中国戏剧发展上做出的卓越贡献,一一列举了他经典震撼的戏剧杰作,无一例外的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戏剧天才的喜爱和对他们之间真挚友谊的眷恋。

然而这位天才的命运也是多坎坷的。和巴金一样,文化大革命中的曹禺,丧失了很多创造更多佳作的机会,巴金对此也表示出遗憾,将所有的同情送给的这个历经磨难的天使。文章字里行间似乎都在呼唤着家宝的名字,每一件小事都能让我们清晰的感觉两人之间的那种默契,那种知己间的心有灵犀;在那一瞬间,只想让时间就这么慢慢的向前流动,不想打破那祥和的氛围……

文中最后,曹禺信中的话语让所有沉醉于二人真挚友情世界里的读者热泪盈眶,巴金让我们突然感受到不愿放开曹禺的手,不愿让这位大师离我们远去。他坚信,曹禺还有更多更好的作品没有创作出来回馈那些热爱戏剧的观众们,他坚信,曹禺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出自他内心深处最真挚情感的表达,就是将他心灵中的宝贝一点一点地展现给我们 ,然而他却没有将所有展现出来就离开了。作者对曹禺的感情就这样海浪涌向岩石一样,最终激荡出无数晶莹的浪花,将所有的人情感都推向了一个高潮。



读完后,心中那份挚友之间的分离之痛久久不能离去。就这样深深地被巴老朴实中的真挚吸引着,就这样被巴老执著中的依恋感动着。所以我想巴老才会问曹禺,他真能走得那样安详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7d561c6aa00b52acfc7ca1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