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读后感三 ——学而知之、择善从之

2023-04-06 08:06: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语》述而篇读后感三 ——学而知之、择善从之》,欢迎阅读!
论语,择善,读后感

《论语》述而篇读后感(三) ——学而知之、择善从之

述而篇中有几章是孔子总结自己学习的主要特点。

【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原文】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解读】真正好学的人是不拘于专门固定的老师的,孔子就没有固定的老师,随时都可以不耻下问。好的要认真学,不好的要理解辨析,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都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原文】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的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解读】如果唱的好就请他再唱一遍,这是一种尊重、钦佩,也是一种认可、激励,“再来一首”孔子行的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之邀。 【感悟】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虽然肯定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这些人毕竟只是少数,他主张的是学而知之。 如何学而知之呢?

首先,择善从之。多听、多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主张老师不一定在各个方面都强于学生,学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包括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机会。所谓教学相长,向学生学习经常让我受益匪浅。“学而知之者”善于发现身边人的闪光点并学习之,也能以他人为镜,发现自己身上的弱点并改之。

其次,随时随地不忘学习,连唱歌的时候都不忘向对方请教,而且一定要自己唱一遍。我们往往只擅长某一方面的事,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加充实呢?假如你打算在出版社发展,那么一名普通的印刷工会帮助你了解书籍装帧的知识;假如你有志于机械发明,那么一名修理工的经验会对你有所启发。而每一件事情都需要自己亲自重复,才能真正学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7fa006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