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二

2022-06-13 08:15:4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指导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二》,欢迎阅读!
中学生,名著,指导,经典,如何

如何指导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二)

上好语文课,功夫在课外。对于这句话,个人不敢十分苟同,但是它反映出了一个问题:语文学习中,课外阅读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不容忽视的。相信每一位致力于语文教育的同仁都会有切身的体会。对于中学生而言,更多、更好的阅读名著,可以开阔视野,了解生活,提高自己的知识品位。读经典是一种导向:惟有用前辈人所创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下一代,才能保证他们成为“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人”。 如何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挤出时间来有兴趣有效率地阅读名著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 了解作者背景

在阅读名著之前,对作者的有关情况应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这将有助于你对其作品内容的阅读理解。如阅读《红楼梦》,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你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遭际;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有的同学在答名著题时,连作者都想不起来,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这些都是对作者生平经历不甚了解的缘故。 二、分析人物形象

名著中,人物众多,形象典型。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一般从分析人物性格及表现手法入手。如我让学生阅读《西游记》“小圣施威降大圣”片断。在本文中孙悟空和二郎神在打斗时变了几次法,分别便变成了什么?学生都能找到:大圣:法天象地→麻雀→大鹚老→鱼儿


→水蛇→花鸨→土地庙。二郎神小圣:法天象地→饿鹰→大海鹤→鱼鹰→灰鹤→现原身”,“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着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学生这样分析:“捏”、“藏”、“变”、“飞”、“钉”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孙悟空的随机应变和神通广大、敢于反抗,机敏、坚毅、勇敢、无畏。

另外,有的文学名著还就人物的性格配有相应的外号,最好也能记住,这对分析人物性格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黑旋风”是《水浒传》中李逵的外号,由此可以看出他“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性格特;“凤辣子”是《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绰号,由此可以看出他性格泼辣的特点。这就使学生学会了结合具体词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积累名言警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个人的生活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熟谙、掌握这些瑰丽的珍宝,能充实人的精神世界,铸就人美好的心灵。又如我国四大名著中每一章回的回目,均用对偶句的形式列出,提纲挈领地概括出每一回的内容,记住它们,就记住了章节的主要内容。还有一些名著对人物有高度概括的评语,也应注意积累,如“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就是《红楼梦》中评论王熙凤在贾府悲惨下场的诗句。这样引导学生,让学生阅读名著有路可循,有法可行,大大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 四、让学生独立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首先就要求还学生一个自由的阅读空间,允许学生自己去选择、去感受。名著是一个何其广阔的天地,足够学生自由驰骋。当然泛泛而读或生硬规定都是很难收到实效的,计划讲方法的阅读会有更大收获,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者的作用,这首先体现在书目的选择上。学生一进入名著这个广阔天地,固然会有仰望文学大厦的望而却步,但引导有方却会使他们触摸到名著最感人的神经,从而感受到名著那贴心的亲切、细腻的抚摸、深沉的震撼和久远的回味。几乎每教一篇课文我都会根据其内容、主题或作者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在每一次单元作文时,都会再次给学生列出“推荐书目”以供参考。例如“名人”单元推荐《名人传》《渴望生活 ---- 凡高传》《童年》等,“动物”单元推荐《聊斋志异》《昆虫记》《自然史》等,“旅游”单元推荐《格列佛游记》《八十天环游地球》《千年一叹》等,“凡人”单元推荐《平凡的世界》《凤凰琴》《边城》《白洋淀纪事》及《围城》《唐吉诃德》等„„这样,给了学生一个“面”之后让他自己去选择一个或几个“点”,在四周之内完成一本书的阅读,继而转入下一本书的阅读。在这样的指导和调控之下,学生的阅读既有“点”的自由,又可以得到“线”和“面”的保证。一段时间的引导之后,学生还可以学会自己来选择书目,制定读书计划。 在阅读的过程中,还给学生更多自由阅读的权利,放手让学生独立地与文本展开对话,去理解,去表达。不必担心学生“读不懂”或者“读不透”而硬要插上一手,如果设计几个问题乃至出几个考题来“指导阅读”,势必冰消学生领略名著风采的热情。要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80a9c7e763231126fdb113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