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2022-05-26 22:33: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综合实践作文教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心得体会,作文,实践,教学,综合

综合实践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神木县第九中学———刘玉凯

许多初中学生反映在写作文时觉得头脑空空,没话可写,无从下手。主要是学生头脑中缺少可供写作的素材。民间有句谚语:“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里没有货。自然写不出内容充实的好文章。他们写作文就像没目的拼图一样,一点一点地乱拼凑,结果写出来的作文没有可读性。长此以往,写作水平得不到提高。苏轼曾说:“薄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确,没有“厚积”不可能有“薄发”。作文并不难,作文教学也是有法可循的,只要依据作文自身的规律,了解每种作文类型的特点,先观察、实践、体验、思考、阅读、联想,再写作,就能写出好作文。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得到的体会有如下几点:

一、先观后写,在联想去找结合点

俗有江南才子的郑板桥,曾把创作活动的过程概括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这很形象。指导学生作文,也要循环这条路子;先观察,在酝酿,后作文。需要观察就走出课堂,在大自然里捕捉“眼中之竹”,既观察人或事物,在用联想方法与读过的课文相联系,找到结合点,形成“胸中之竹”,然后用言语表达出来,“手中之竹”就不难了。我指导学生写过这样一篇作文。范围是我们家乡的好建筑。学生比较熟悉。有说“立交桥”“黄河大桥”的也有说“我的校园”的。于是,把学生带到立交桥和水库大桥实地观察。在观察中,启发学生与课文《赵州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联系起来并指导按方位顺序观察,做好相应的数据、色彩建筑材料及周围环境的记


载。回到课堂又启发学生去找结合点。学生写出了《我爱立交桥》《我爱黄河大桥》《我的美丽校园》等好文章。

又如,我校的花园,四季盛开花朵。要求学生经常去看自己喜欢的花或树,并且布置系列作文。先写单项的花,在写群花,然后以化喻人,以花言志。学生由于观察时间长,次数多,对其特征印像深刻,加上课文中的《白杨礼赞》《爱莲说》之类的课文联系紧密,多处可以找到结合点,学生有花可观,也有话可写。有个学生对花园西侧的一排爬山虎产生了兴趣,作文中这样写到“爬山虎簇成一团团,叶面青绿向上,圆直有脚,互不干扰,这正像我们班同学,团结有律,正直向上,健康成长,充满活力。”以物喻人,形象真切。“眼中之竹”通过联想,就较为容易成为“手中之竹”的。观察人物、写作人物也可以这样。写父辈师长,可以联想《背影》《我的母亲》《藤野先生》写同龄姐弟,可以联想《生命支柱》《雷锋》等,课内课外,互为补充。

二、先做后写,用提回去找切入点

马克思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憋足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这是因为蜜蜂的“劳动”只是本能的,而人的建筑有意识的,有体验的劳动。这种有体会的劳动是人特有的。指导学生作文也应发挥这一长处。再写一件事之前,先动手做一做,再在实践过程中想一想,边做边体会,事情的过程,产生的效果,就会自然言表。我曾指导学生写《棉地里的战斗》一文,这一命题,是在组织全班同学到邻近村的棉地捉虫之后提出的。由于学生亲自参加了这次劳动,对劳动的过程很清楚,作文结构不成问题。


但把劳动用“战斗”来写就比较难了。如何便难为易?我启发学生比较“捉虫子”与把虫子当作敌人来消灭是否相同。学生豁然开朗。有的说:“虫子真是敌人,张开嘴,满口毒牙,一口口吃掉了棉叶、棉蕾、棉花。”有的说:“最狡猾的是棉铃虫,他钻入棉桃的心脏,还妄想逃脱我们的捕捉,我们个个怒目以视,布下罗网,终于把它们揪出来,捏死了”。学生们说着回味着,越捉越觉得虫子可恨,捉虫子也就越多,心中的乐趣也就增强。棉地里的捉害虫的战斗,也就写得丰富生动。其间,从害虫的危害体会到做人的残忍,以捉虫体会到“杀敌”的乐趣,就成了鞋号这篇作文的最好切入点。

三、先听后写,用思考去找确立点

人不能事事躬身,物物目睹,较多的是洗耳恭听。指导作文也要指导学生把听到的人或事,通过思考,找到确立点,或肯定或否定,写议论文尤其是这样。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在写《纪念白求恩》这篇议论文时,说他只与白求恩同志见过一面,而白求恩的事迹大多是听从前线回来的人说的,从种种听说中,从白求恩许多事迹中,通过思考,确定白求恩不仅具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还对医术精益求精,因此,立意写成“纪念白求恩,学习白求恩”的文章。还为我们指导作文做了典范。我在指导写《课外活动好处多》之前,听到几位家长提意见,说他们的孩子“参加排球队耽误了学习”“经常画画,成绩下降”。还有的说“跳舞几乎让孩子发了疯”等。我把这些意见拿到班上让同学们讨论。“课外活动到底好不好?”同学们议论开来,“课外活动提高了学习兴趣”“丰富了学习生活”“培养了我的成长”“有很多人还考上了音乐美术学校”。也有的说:“课外活动好处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810add010a6f524cdbf85c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