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汉作文分析

2022-06-03 05:57:5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流浪汉作文分析》,欢迎阅读!
流浪汉,作文,分析

广东省2016高考适应性测试作文题流浪汉与好心先生审题立意浅析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两个流浪汉在街边举着牌子,上面写着破产,无家可归,很饥饿,求帮助

一位先生上前说:我可以给你们一份工作。流浪汉拒绝了。

于是,这位先生也举了一块牌子,站在他们身后,牌子上面写着:我给他们提供了工作的机会,但他们拒绝了。

流浪汉很尴尬,想要换个地方,这位先生又跟了过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解读:

这则材料选取了当下社会比较常见的一个场景——流浪汉街边身世(遭遇)、博同情以求得路人在经济上的援助作题材,应该说,这样一个题材,不管是对农村的学生,还是对城里的学生,都是比较熟悉的,具有普适性和可写性。

在中国,流浪汉街边乞讨现象自古有之,它是众多社会现象中很常见的一种。在古代,老百姓往往会因为战争、自然灾害等因素而被迫流浪、以乞讨为生,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这种现象应该说是大大减少了,但依然存在,究其原因,除了确实是自身原因(残疾,缺乏自理能力)外,还因为它有了新的使命”——骗钱,通过可怜的身世或者不幸的遭遇骗取路人的同情并获得经济上的支助,不劳而获。

材料中,那位好心先生的非同一般的热心肠行为让两位流浪汉的真实目的暴露无遗——来,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温饱,也不是工作的机会,而是金钱。或许,这根本就是一个骗局,两位流浪汉所举牌子的信息都是假的。对于这种行为,好心先生选择了以相同的方式进行揭穿,并决定一揭到底。


本次作文题,出题者只是客观地叙述了这么一件事,并没有就事件发表任何的观点和评论,叙述的语言也看不出有明显的感情倾向,这就需要我们的考生在审题立意时作出正确的选择。考生可以从流浪汉这个角度进行立意,也可以从好心先生的角度立意(如果抛开这两大方面,社会的不公”“论工作的重要性”“如何防诈骗”“和陌生人沟通的注意事项”“欺骗无处不等方面进行立意则有偏题之嫌),开放性较大,就这一点上,和当下大家热议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有那么一点点的相似性,但就整体而言,2015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

不过,话也说回来,虽然材料并没有明显的感情倾向和价值评判,但考生在立意时应该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那就是你的立意(观点、思想)最好要符合社会主流思想,要体现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对流浪汉的行为提出批评和否定、对好心先生的行为表示认可和肯定的立意,或许才是本作文题的最佳立意,反过来,可能就有点悬了。

鉴于此,本人认为以下立意较为妥当:

1.好逸恶劳要不得/做人要懂得自力更生(流浪汉角度) 2.利用可怜骗人最可恨(流浪汉角度)

3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流浪汉角度。注意:此可怜要加双引号) 4.与欺诈行为斗争到底(好心先生角度) 5.要敢于揭穿欺诈行为(好心先生角度) 6.你若欺诈,我必揭穿(好心先生角度) 附:材料作文写作建议:

沿袭了2015高考全国卷的风格,本次作文题的要求是选好角度”“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本人觉得考生在行文时可参考一下思路(以议论文为例):

第一段:”——简单地回顾材料内容,选好角度(流浪汉或者好心先生),并鲜明地表明自己对其的态度(褒或者贬),切勿模棱两可或面面俱到。


第二段:”——围绕材料内容,就其行为进行适当的评论,说明你对其褒(贬)的理由,探究事物本质,得出做人、处事等方面的中心论点。

中间段:”——依据材料内容,结合书本知识、影视动态、历史事件、热门素材或身边现象,从古今中外正反等多方面进行举例论证,可适当引用一下名言警句,尝试打一打比方,通过多种论证方法,对文章的中心论点进行深入的论证。

结尾段:”——再次回归到材料内容上,强化中心论点。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个人见解,如有不当,请多多指正,也欢迎大家提供优秀的下水作文。(陈志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材料类型上看,这是一则叙事性材料。新材料作文的一个特点就是立意角度的多元化,生既可以选择流浪汉作为角度,也可以选择好心先生作为角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材料各个部分的比重是相等的,流浪汉的角度固然不能算错,但选择好心先生的角度会更切合核心立意。为什么?从材料的重心上看,材料显然想让学生发表对好心先生的行为的认定与判断,流浪汉的行为在整个事件中处于次要地位。也就是说,从地位上讲,流浪汉与好心先生在材料中的地位不相等,他们不是同类视角的关系,而是有主次之分。

首先来看流浪汉的角度,我在网上读到一篇相关的审题立意的文章,文章说:那位好心先的非同一般的热心肠行为让两位流浪汉的真实目的暴露无遗——原来,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温饱,也不是工作的机会,而是金钱。或许,这根本就是一个骗局,两位流浪汉所举牌子的信息都是假的。对于这种行为,好心先生选择了以相同的方式进行揭穿,并决定一揭到底。也就是说,在这篇文章的作者看来,流浪汉的行为完全是一场骗局,而好心先生则是一名揭穿骗局的勇士。在此基础上,立意便定为:与欺诈行为斗争到底、要敢于揭穿欺诈行为、你若欺诈,我必揭穿等。其实这是有问题的。

从材料上看,这则材料虽然带有明显的情感倾向,但并不意味着流浪汉就是骗子,材料中也没有任何信息透露出流浪汉是在设计一场骗局。虽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我们立意的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825e1d5ba1aa8114531d9c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