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及原则

2022-12-05 20:4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及原则》,欢迎阅读!
原则,内部,目标,财务,制度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及原则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是企业设计内部财务制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它对于整个设计工作具有导向作用。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受制于内部财务制度目标。从实质上看,内部财务制度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主观愿望与客观规律、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现实与未来、管理者与所有者和债权人、内部各部门之间、内部员工之间等一系列矛盾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现;而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就是将这些矛盾相互统一、均衡的结果在观念上的一种创造性表现。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一般目标可简单归结为:设计适应企业自身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财务制度,用以规范内部财务行为、处理内部财务关系。

财务制度设计是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建设,其质量直接影响财务功能的发挥,因此在设计时,必须以一定的原则做指导。

1财务管理与财务规律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财务管理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它管理的各个方面是有机联系、共同制约和共同影响的,其对象具有系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财务制度的设计应注意财务管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财务活动,是财务制度体现财务管理者的意志、愿望、目的和动机,并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有机结合,使财务管理者能充分认识、掌握财务规律。 2、适应企业特点和要求的原则。企业财务制度设计既要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又要充分考虑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国家赋予企业的理财自主权,企业应在其财务制度中具体化,凡是可由企业进行选择的财务事项,企业应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组成形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规定。应特别指出的是,在设计企业财务制度时,切记照抄照搬。由于各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生产经营过程和管理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各企业的财务制度不能通用,只能借鉴吸收而不能简单模仿。如果不注意这一


点,设计的企业财务制度必然适应性弱、指导性差,甚至会将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引入歧途,导致事倍功半。

3、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企业财务活动涉及面宽,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大,企业财务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财务关系处理得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财务制度的设计要体现财务管理权、责、利的结合,即首先要适应企业内部管理权限划分、并按照现行财务责任的情况给予应有的物质利益。

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为了确保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协调发展,并为每个企业不断发展创造良好、公平的竞争环境,必须制定相应的宏观财经法规政策。这些财经法规政策,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又反映了宏观上对市场经营管理的要求。置身于市场经济大环境之中的企业管理,属于宏观管理调控的微观管理,而作为企业管理要组成部分的企业财务管理,理所当然地要在国家财经法规政策的指导下进行。因此,国家的财经法规政策是企业必须遵守的原则和规定,也是企业制定财务制度的制约和导向因素之一,所以企业在制定财务制度时必须坚持其原则性。但企业人、财、物、信息各因素,供、产、销各过程,筹资、投资、用资、收回与分配资金各环节,交错形成多个变量,综合发挥作用,因此财务制度设计要根据其目标、任务、理财环境、人员素质的高低等因素的变动而具有灵活性。

5、稳定性和变动性相结合的原则。一般来说,制度要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能朝令夕改。但它有一个更重要更突出的特征就是要由实践来检验,凡被实践证明正确的,就必须坚持,就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凡被实践证明不能实施的,就必须修订甚至摒弃,不能笼统的看待稳定性和连续性。

6、效益性原则。财务制度设计的目的就是规范财务行为,保证财务目标的实现,但不能因规范财务行为就不讲运行质量和工作效率,而应该满足财务管理要求的前提条件下使财务制度设计更简洁明了,更具有操作性。为此,在进行财务制度设计时要考虑其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86f073a39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