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

2023-02-17 09:20:4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欢迎阅读!
木桶,又称,原理,理论



“水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



若干年前,当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水桶原理” (又称短板理论)时,估计连他自己也未曾想到如今水桶原理会在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运用得如此广泛。



“水桶理论” 最初是针对企业经营而提出的管理理论, 其核心内容即: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如今,木桶理论的运用已不局限于企业经营,而是扩散到了其他领域,被应用得越来越频繁,应用场合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由单纯的比喻上升到了一种理论高度。 这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水桶”不仅可象征一个企业、也可象征某一个个人。水桶原理提醒我们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 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身弱势,加以弥补;然而却极其容易让我们忽略自身的特长。



很多人“深谙”木桶理论,于是竭尽所能去寻找并弥补自身短板;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某一弱项科目后寻找各种机会帮助孩子弥补短板⋯⋯尽管水桶原理源于美国,然而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在国外,尤



其是美国,他们的教育重心是寻求每一个人身上的优点、强项,鼓励 每个学生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到极致。 如果你就热衷于你的强项, 其他 的你不喜欢或不擅长, 那么你可以把你的强项发挥到极致,

这就是他

们的教育。相比之下,在中国大家似乎有一种面子观念,不甘示弱, 强调孩子要“高大全”争当“三好” ,各方面都要表现优秀。我们的 观念是发现短板就拼命地花时间、花精力、花金钱来弥补这个短板, 我们自己成了查找自身缺点的专家, 为修补这些缺点而倾尽心力。




是结果呢?在近期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



21 个国家的一项调

查中显示,中国孩子创造力在所有加入调查的国度中排名倒数第五,而我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寥寥无几!



我们把过多的精力用于弥补短板, 而无暇顾及发挥自身优势, 能集中优势把某一项做精、学专,那将更容易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倘若我们换个思维,将弥补短板的那些时间、精力用于本身喜欢的、擅长的地方,这是不是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结果可能大不一样!我们要专心致志专注你最喜欢的,将其发挥变成你的强项,让你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因为这可能就是你今后立足于这个社会的根本。



通常我们认为扬长避短与取长补短互为同义, 但我觉得扬长避短旨在“扬长”而取长补短重心在“补短” 。同样的时间、精力用于前者,可能有事半功倍之效,而用于后者则可能事倍功半,如何取舍,有时候我们只需换一种思路。正如有人问世界著名魔术师大卫 ?科波菲尔是怎么成功的,大卫 ?科波菲尔说:成功对我们来说好比是个固定的车站,我们在为怎么到达而绞尽脑汁, 大家都在争夺汽车上的座位,没有得到座位的人不得不等下一班汽车,可是,为什么我们不能骑马或者乘轮船去车站呢?这样, 我们不是也到达了吗?只不过我们换了一种方式。事实上小时候大卫 ?科波菲尔被老师、同学认为是白痴,每次考试都是倒数,即便再努力,学业也毫无进步。因为一次巧合他对魔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于是跟随魔术师学习魔术, 事实证明他魔术方面具有很高的悟性和超前的学习能力, 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以至于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就换了四个魔术老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90f6ba0f2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9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